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219799-8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219799-86-7
化学式
C40H35ClN2P2Pt
mdl
——
分子量
836.212
InChiKey
ZIPGFVFZQFHRPZ-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含亚氨基膦配体Ph 3 PNCN的Pd II和Pt I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研究了亚氨基磷烷Ph 3 P NC N对不同钯(II)和铂(II)底物的化学性质。该配体对通过末端N原子(氰化物基团)的配位表现出高的配位选择性,而亚膦酸N原子显示出非常差的亲核能力。[PdCl 2(NCPh)2 ]与Ph 3 P NCN(1∶2摩尔比)的反应得到反式-[PdCl 2(NCNPPh 3)2] 1.已经确定了1的晶体结构,并显示了通过腈N原子选择性配位的亚氨基磷烷。阳离子衍生物[M(CP)(NCMe)2 ] [ClO 4 ]的反应[M = Pd或Pt; C–P =  o -CH 2 C 6 H 4 P(C 6 H 4 Me- o)2 ]与Ph 3 P NCN(摩尔比为1∶2)导致[M(C–P)(NCN)的形成PPh 3)2 ] [ClO 4 ](M = Pd 2或Pt 3),已观察到相同的末端N-配位。[Pd(dmba)(NCMe)2的反应] [ClO 4 ](dmba = C
    DOI:
    10.1039/a805147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