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 1644120-6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CAS
1644120-69-3
化学式
C
94
H
154
N
20
O
57
mdl
——
分子量
2476.36
InChiKey
WRZHEGAFLFFSAH-OCEGAEKE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作为产物:
描述:
Neu5Acα2-3Galβ1-4Glcβ-NHCOCH2NHCO(CH2)4COO(4-C6H4NO2) 、 在
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5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Biantennary oligoglycines and glyco-oligoglycines self-associating in aqueous medium
摘要:
设计成星形的寡甘氨酸,即三和四分枝分子,在水介质中被发现形成高度有序的超聚物。这些超聚物的形成要么是自发的,要么是由云母表面的帮助引起的。超聚物形成的推动力是氢键作用,多肽链构象与螺旋聚甘氨酸II(PG II)的折叠有关。如果分支长度达到7个甘氨酸(Gly)残基,三和四分枝分子能够发生关联。类似的双分枝分子的性质尚未被研究,我们将它们的自聚集能力与类似的三和四分枝分子进行了比较。在这里,我们合成了一般公式R-Gly
n
-Х-Gly
n
-R(X = -HN-(СН
2
)
m
-NH-,
m
= 2, 4, 10;
n
= 1–7)的寡甘氨酸,没有挂链(R = H)和带有两个挂链唾液酸配体(R = 唾液酸或唾液寡糖)。双分枝寡甘氨酸形成PG II聚集体,然而,它们的性质与相应的三和四分枝寡甘氨酸不同。特别是,聚集的倾向从Gly
4
基序开始,而不是Gly
7
。研究了末端糖基化肽的抗病毒活性,所有能够组装糖肽的肽均表现出高达50倍于无肽的糖的活性的抗病毒效力。
DOI:
10.3762/bjoc.10.14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methyl 2,3-di-O-acetyl-α-D-mannopyranoside
下一个:2-amino-3-(4-bromophenyl)-6,7-dimethoxyquinoline 1-ox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