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dium(iii) complexes with enhanced film amorphism as guests for efficient orange solution-processed single-layer PhOLEDs with low efficiency roll-off
摘要:
通过在 2-苯基苯并噻唑配体苯基段的元位上引入苯基取代基,合成了两种新型橙色铱(III)配合物,即 (3Phbt)222Ir(acac) 和 (3OMePhbt)222Ir(acac)。与母体化合物 (bt)222Ir(acac) 相比,这两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薄膜非晶性都大大增强,因此适合作为高性能溶液处理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的客体。然而,与(bt)222Ir(acac)相比,含有对位苯基的(4Phbt)222Ir(acac)具有更差的可加工性,这是因为强烈的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导致自发结晶。以 (3Phbt)222Ir(acac) 和 (3OMePhbt)222Ir(acac) 为客体的单层溶液加工 PhOLED 的峰值电流效率分别为 17.2 cd A-1 和 15.2 cd A-1,最大亮度分别为 28 270 cd m-2 和 27 900 cd m-2。与采用(bt)222Ir(acac)(10.2 cd A-1 和 14 350 cd m-2)和(4Phbt)222Ir(acac)(5.0 cd A-1 和 13 790 cd m-2)作为荧光粉的器件相比,这两种荧光粉的亮度都有很大提高。此外,这些设备在高亮度下的效率衰减非常低。这些目标配合物的电致发光性能之所以大大提高,主要是由于环金属配体的适当取代位点上存在一个刚性苯基,从而提高了热稳定性,减轻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进而增强了薄膜的非结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