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oCo(CO)5(PPh3)2(η(5)-C5H5)] | 166660-6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oCo(CO)5(PPh3)2(η(5)-C5H5)]
英文别名
——
[MoCo(CO)5(PPh3)2(η(5)-C5H5)]化学式
CAS
166660-60-2
化学式
C46H35CoMoO5P2
mdl
——
分子量
884.662
InChiKey
MZFIKHPRDHOK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oCo(CO)5(PPh3)2(η(5)-C5H5)]二苯基乙炔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19.5%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钠的反应[沫(CO)3(η 5 -C 5 H ^ 5)]向氯化钴(PPH 3)3和氯化钴(P(OME)3)5:的[莫科(CO)X射线晶体结构6( PPH 3)(η 5 -C 5 H ^ 5)]和[沫(CO)3(P(OME)3)(η 5 -C 5 H ^ 5)] 2
    摘要:
    钠的反应[沫(CO)3(η 5 -C 5 H ^ 5)]与氯化钴(PPH 3)3在四氢呋喃下1 CO的大气压产生的异2组的化合物:[莫科(CO)5(PPH 3)2(η 5 -C 5 H ^ 5)](1A)和[莫科(CO)6(PPH 3)(η 5 -C 5 H ^ 5)](图1b)。两种化合物的特征在于质量,IR,1 H,13 C和31 P NMR谱。测定了1b的X射线晶体结构。1b的钴中心已获得三个羰基,并在反应过程中释放了两个三苯基膦配体。保留在钴中心的唯一PPh 3在三角形双锥体结构的轴向位置,因此避免了与钼片段配体的空间相互作用。钼中心为“四足钢琴凳”构型。选自Na的反应[沫(CO)3(η 5 -C 5 H ^ 5)]和氯化钴(P(OME)3)5在四氢呋喃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双金属化合物- [[沫(CO)2(P(OME)3(η 5 -C 5 H ^ 5)] 2(6),得到其特点是质量,IR,1
    DOI:
    10.1016/0277-5387(95)00546-3
  • 作为产物:
    描述:
    cobalt,triphenylphosphane,chloride 、 Na[Mo(CO)3(cyclopentadienyl)]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MoCo(CO)5(PPh3)2(η(5)-C5H5)]
    参考文献:
    名称:
    钼-钴的反应复合物与苯乙炔:X射线晶体结构[莫科(CO)4 {CPhCHCHCPh}(η 5 -C 5 H ^ 5)]
    摘要:
    [莫科(CO)的反应5(PPH 3)2(η 5 -C 5 H ^ 5)](1)在60苯乙炔的四氢呋喃℃下产生的的异的化合物,[莫科(CO)4 {CPhCHCHCPh}(η 5 -C 5 H 5)](2),高收率。化合物2的特征在于质量,红外光谱和1 H,13 C和31 P NMR光谱。确定2的X射线晶体结构:斜方晶,P bca,(F > 4σ(F))观察到的反射。在图2中,钴片段在顶部,而钼片段在伪五角锥体结构的基础位置。[莫科(CO)4 { μ -PhC 2 H}(PPH 3)(η 5 -C 5 H ^ 5)](3)在从反应优良的产率得到1在较低温度下与苯乙炔。通过与过量的苯乙炔在60°C下反应,化合物3可以定量地转化为2。
    DOI:
    10.1016/0022-328x(94)05389-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and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of [MoCo(CO)5(PPh3)2(η5-C5H5)]
    作者:I-Ren Lue、Shih-Chun Lo、Chu-Chieh Lin、Fung-E Hong
    DOI:10.1016/0277-5387(94)00419-f
    日期:1995.6
    Reaction of Na[Mo(CO)(3)(eta(5)-C5H5)] with CoCl(PPh(3))(3) in tetrahydrofuran yielded an unusual heterobimetallic compound [MoCo(CO)(5)(PPh(3))(2)(eta(5)-C5H5)] (1). Compound 1 was characterized by mass, IR, H-1, C-13 and P-31 NMR spectra. The X-ray crystal structure of 1 was determined. The cobalt centre has picked up three carbonyl groups and one molybdenum carbonyl group has been replaced by the
    Na [Mo(CO)(3)(eta(5)-C5H5)]与CoCl(PPh(3))(3)在四氢呋喃中的反应产生不寻常的杂双属化合物[MoCo(CO)(5)(PPh(3) ))(2)(eta(5)- )](1)。化合物1通过质量,IR,H-1,C-13和P-31 NMR谱表征。确定1的X射线晶体结构。中心吸收了三个羰基,一个羰基被三苯基膦配体取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