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ac-[Re(CO)3(1,10-phenanthroline)(5-phenyltetrazolate)] | 1268102-1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ac-[Re(CO)3(1,10-phenanthroline)(5-phenyltetrazolate)]
英文别名
fac-[Re(CO)3(1,10-phenanthroline)(5-phenyltetrazolate)];fac-[Re(1,10-phenanthroline)(CO)3Tph];fac-[Re(CO)3(phen)(TzPh)];fac-[Re(phen)(CO)3Tph];fac-[Re(1,10-phenanthroline)(CO)3(5-phenyltetrazolate)]
fac-[Re(CO)3(1,10-phenanthroline)(5-phenyltetrazolate)]化学式
CAS
1268102-17-5
化学式
C22H13N6O3Re
mdl
——
分子量
595.591
InChiKey
PLECBCISYTULI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三氟甲磺酸fac-[Re(CO)3(1,10-phenanthroline)(5-phenyltetrazolat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82%的产率得到fac-[Re(1,10-phenanthroline)(CO)3TphH][SO3CF3]
    参考文献:
    名称:
    质子诱导的Te(I),铱(III)和钌(II)四唑盐配合物的发光输出的可逆调制
    摘要:
    金属-四唑酸盐配合物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可以对配位五元环的亚胺型氮进行亲电加成。这些反应尤其为改变起始四唑酸盐配合物的主要结构和电子性质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们演示了如何使用简单的质子-去质子化方案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可逆地改变一系列基于Re(I)-四唑酸盐的荧光粉的发光输出和性能。公式fac- [Re(N∧N)(CO)3 L],其中N∧N表示二亚胺类配体,例如2,2'-联吡啶(bpy)或1,10-菲咯啉(phen),L表示一系列不同的5-芳基四唑酸酯。事实上,在加入三氟甲磺酸的这些中性的Re(I)配合,一致的蓝移(Δλ最大约。观察到最大发射波长为50 nm),质子化的物质还显示出增加的量子产率值(比起始化合物大4-13倍)和更长的衰变寿命。通过用碱例如三乙胺进一步处理质子化的Re(I)络合物,可以将该改变逆转至初始状态。有趣的是,通过相同的质子化-去质子化机理对发光特征的可逆调节似乎是
    DOI:
    10.1021/ic402187e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质子诱导的Te(I),铱(III)和钌(II)四唑盐配合物的发光输出的可逆调制
    摘要:
    金属-四唑酸盐配合物的显着特征之一是可以对配位五元环的亚胺型氮进行亲电加成。这些反应尤其为改变起始四唑酸盐配合物的主要结构和电子性质提供了有用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们演示了如何使用简单的质子-去质子化方案使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可逆地改变一系列基于Re(I)-四唑酸盐的荧光粉的发光输出和性能。公式fac- [Re(N∧N)(CO)3 L],其中N∧N表示二亚胺类配体,例如2,2'-联吡啶(bpy)或1,10-菲咯啉(phen),L表示一系列不同的5-芳基四唑酸酯。事实上,在加入三氟甲磺酸的这些中性的Re(I)配合,一致的蓝移(Δλ最大约。观察到最大发射波长为50 nm),质子化的物质还显示出增加的量子产率值(比起始化合物大4-13倍)和更长的衰变寿命。通过用碱例如三乙胺进一步处理质子化的Re(I)络合物,可以将该改变逆转至初始状态。有趣的是,通过相同的质子化-去质子化机理对发光特征的可逆调节似乎是
    DOI:
    10.1021/ic402187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Investigation of Diimine Triscarbonyl Re(I) Tetrazolato Complexes.
    作者:Melissa V. Werrett、Daniel Chartrand、Julian D. Gale、Garry S. Hanan、Jonathan G. MacLellan、Massimiliano Massi、Sara Muzzioli、Paolo Raiteri、Brian W. Skelton、Morry Silberstein、Stefano Stagni
    DOI:10.1021/ic1015516
    日期:2011.2.21
    The synthesis, structural,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family of neutral fac-[Re(NN)(CO)3(L)] complexes, where NN is either 2,2′-bipyridine or 1,10-phenanthroline and L is a para functionalized 5-aryltetrazolate [namely, 5-phenyltetrazolate (Tph−), 4-(tetrazolate-5-yl)benzaldehyde (Tbdz−), 5-(4-acetylphenyl)tetrazolate (Tacy−), and methyl 4-(tetrazolate-5-yl)benzoate (Tmeb−)] are reported
    中性的新家族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FAC - [重(Ñ ∧ Ñ)(CO)3(大号)]配合物,其中Ñ ∧ Ñ要么是2,2'-联吡啶或1,10-咯啉和大号是对官能5- aryltetrazolate [即,5- phenyltetrazolate(TPH - ),4-(四氮唑-5-基)苯甲醛(Tbdz - ),5-(4-乙酰基苯基)四氮唑(微动- ),和甲基4-(四氮唑-5-基)苯甲酸甲酯(TMEB -)]报告。通过直接添加相应的四氮唑阴离子的溶剂化乙腈的制备络合物FAC - [重(Ñ ∧ Ñ)(CO)3 ] +前体。NMR数据表明,属片段的配位在四唑环的N2原子上具有区域特异性。X射线结构测定也支持这些结论。在稀释和脱气的二氯甲烷溶液中获得光物理数据,显示出宽广且无结构的轮廓,最大发射范围为566至578 nm。吸收曲线表明存在较高能量的配体(IL)π-π*跃迁和较低能量的配体-配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