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296761-9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296761-92-7
化学式
C29H35CuN3O*F6Sb
mdl
——
分子量
740.903
InChiKey
JOKNMSGVMWZPQD-UHFFFAOYSA-H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C6H5CH2)NCH2CH2)2CH2CH2CH2N(CH2C6H5))Cu(CH3CN)](1+)*SbF6(1-)=[(((C6H5CH2)NCH2CH2)2(CH2)3N(CH2C6H5))Cu(CH3CN)]SbF6一氧化碳丙酮 为溶剂, 以91%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配体大环结构对铜-二氧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
    为了了解三齿大环支撑配体的性质如何影响异构的mu-eta 2:eta 2-过氧-和双(mu-oxo)二铜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进行了对O2反应性的比较研究。由10和12元大环,1,4,7-R3-1、4,7-三氮杂环癸烷(R3TACD; R = Me,Bn,iPr)和1,5,9-三异丙基支撑的Cu(I)化合物-1,5,9-三氮杂环十二烷(iPr3TACDD)。尽管三坐标配合物[(iPr3TACDD)Cu] SbF6与O2不反应,但[-(R3TACD)Cu(CH3CN)] X(R = Me或Bn; X = ClO4-或SbF6-)在-80摄氏度下氧化紫外-可见光谱和共振拉曼光谱表明,生成了双(mu-oxo)物质[(R3TACD)2Cu2(mu O)2] X2。有趣的是,与先前报道的1,4,7-三异丙基-1,4,7-三氮杂环壬烷(iPr3TACN)支持的系统不同,产生过氧化合物和双(mu-oxo)化合物的互变混合物(Cahoy,J
    DOI:
    10.1021/ic000248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