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l2 | 650601-22-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l2
英文别名
——
(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l2化学式
CAS
650601-22-2
化学式
C20H24Cl2O2Ti
mdl
——
分子量
415.195
InChiKey
QYELYEVAUAQDOK-UHFFFAOY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l2苄基氯化镁四氢呋喃乙醚 为溶剂, 以49%的产率得到(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H2C6H5)2
    参考文献:
    名称:
    螯合双(芳氧基)配体的新途径及其在钽和钛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合成2,2'-亚乙基双(6-异丙基苯酚)(1,H(2)BIPP)及其二价阴离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描述并证明了一种空间调谐的螯合双(芳氧基)配体的新途径。在(BIPP)TiCl(2)(7)的烷基化反应中形成(BIPP)TiMe(2)(8)和(BIPP)Ti(CH(2)Ph)的烷基化显示了这些配体在钛和钽有机金属化学中的效用)(2)(9)以及在(BIPP)TaCl(3)(10)及其碱加合物的烷基化反应中形成(BIPP)TaMe(3)(14)和(BIPP)Ta(CH(2)Ph) (3)(13)。在(BIPP)TaCl( 3)(THF).THF(11.THF)和(BIPP)Ta(CH(2)C(6)H(5))(3)(13)。
    DOI:
    10.1021/ic030300s
  • 作为产物:
    描述:
    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四氯化钛正戊烷 为溶剂, 以87%的产率得到(1,2-bis(3-isopropyl-2-hydroxyphenyl)ethaneate)TiCl2
    参考文献:
    名称:
    螯合双(芳氧基)配体的新途径及其在钽和钛有机金属化合物中的应用。
    摘要:
    通过合成2,2'-亚乙基双(6-异丙基苯酚)(1,H(2)BIPP)及其二价阴离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描述并证明了一种空间调谐的螯合双(芳氧基)配体的新途径。在(BIPP)TiCl(2)(7)的烷基化反应中形成(BIPP)TiMe(2)(8)和(BIPP)Ti(CH(2)Ph)的烷基化显示了这些配体在钛和钽有机金属化学中的效用)(2)(9)以及在(BIPP)TaCl(3)(10)及其碱加合物的烷基化反应中形成(BIPP)TaMe(3)(14)和(BIPP)Ta(CH(2)Ph) (3)(13)。在(BIPP)TaCl( 3)(THF).THF(11.THF)和(BIPP)Ta(CH(2)C(6)H(5))(3)(13)。
    DOI:
    10.1021/ic030300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thylene-linked bis(phenol) ligands: efficient synthesis, Ti(IV) coordination chemistry, and Lewis acid catalysis
    作者:Jeffrey W Anthis、Andrew O Larsen、Peter S White、Michel R Gagné
    DOI:10.1016/j.jorganchem.2003.08.046
    日期:2003.12
    We report herein an efficient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chelating bis(aryloxide) ligands that can be diverged at a late stage to generate a variety of structures. Based on 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linked and unlinked analogs of six-coordinate acid–base adducts of (ArO)2TiCl2(dmpe), a hypothesis predicted that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 types would be apparent when the compounds shuttled
    我们在本文中报道了一系列螯合双(芳氧基)配体的有效合成,该配体在后期可以分开以产生多种结构。根据(ArO)2 TiCl 2(dmpe)六配位酸基加成物的链接和未链接类似物之间的结构差异,一种假设预测,当化合物在四键和六键之间穿梭时,两种结构类型之间的差异将很明显。六坐标结构。比较它们在路易斯酸中的效率会加速Diels-Alder反应,但并不支持这一观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