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sulfinyl)ferrocene | 152158-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sulfinyl)ferrocene
英文别名
——
(phenylsulfinyl)ferrocene化学式
CAS
152158-65-1;152158-66-2;240486-92-4
化学式
C16H14FeOS
mdl
——
分子量
310.2
InChiKey
IOWOLBFIAIXAFC-FFXKMJQ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sulfinyl)ferrocene1,3-二甲基-5-碘苯四(三苯基膦)钯 LDA 、 ZnCl2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稳定的1,2-双(二茂铁基)二膦的合成。
    摘要:
    将报道一种稳定的1,2-双(二茂铁基)二膦的合成和表征,其中P = P pi键连接两个二茂铁单元。这是包含较重的光生素pi-间隔基团的d-pi电子系统的空前实例。通过使用两个大的二茂铁基部分进行空间保护,可以稳定高反应性的P = Pπ键。
    DOI:
    10.1039/c2cc33277a
  • 作为产物:
    描述:
    ferrocenylphenyl sulfide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8%的产率得到(phenylsulfinyl)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受体取代的二茂铁盐作为强的单电子氧化剂:合成,电化学,理论研究和初始合成应用
    摘要:
    通过统一的策略有效地制备了一系列由单和1,1'-二杂原子取代的二茂铁衍生物以及酰化的二茂铁,该策略包括选择性的单和1,1'-二锂化反应以及随后与碳,磷的偶联,硫和卤素亲电试剂。二茂铁衍生物被苯醌,2,3-二氯-5,6-二氰基苯并醌,AgPF 6的化学氧化或2,2,6,6-四甲基-1-氧代哌啶六氟磷酸盐提供了相应的二茂铁鎓盐。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合成的二茂铁的氧化还原电势,并且观察到所有新的二茂铁铈盐均具有比标准六氟化磷酸二茂铁盐更强的氧化性能。所选衍生物在氧化双环化反应中的初步应用表明,它们在比六氟磷酸铯更为温和的条件下介导了转化。取代的二茂铁离子的还原电势的量子化学计算是通过使用标准热力学循环进行的,该循环涉及贡献物种的气相高能和溶剂化能。在理论和实验之间发现了显着的一致性:
    DOI:
    10.1002/chem.2012014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tert</i>-Butyl Sulfoxides: Key Precursors for Palladium-Catalyzed Arylation of Sulfenate Salts
    作者:Fabien Gelat、Jean-François Lohier、Annie-Claude Gaumont、Stéphane Perrio
    DOI:10.1002/adsc.201500368
    日期:2015.6.15
    clean generation of sulfenate salts (R1SO−) by pyrolysis of readily available tert‐butyl sulfoxides to give sulfenic acids (R1SOH) and traceless isobutene, followed by hydrogen abstraction with a weak inorganic base (K3PO4). The relevance of this process was exemplified through an in situ palladium‐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aryl halides/triflates leading to aryl sulfoxides. The operationally
    本报告描述了一种高效洁净代次磺酸的盐(R 1 SO - )通过热解容易获得的叔丁基亚砜,得到次磺酸(R 1 SOH)和无痕迹的异丁烯,随后夺氢用弱无机碱( K 3 PO 4)。该过程的相关性通过与芳基卤化物/三氟甲磺酸酯生成芳基亚砜的原位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得到了例证。开发的操作简单的CS键形成协议使用Pd(dba)2作为催化剂,Xantphos作为甲苯甲苯/ H 2中的配体O混合物。进一步的扩展包括使用二叔丁基亚砜作为一氧化硫二价阴离子(SO 2−)的等同物,并开发了[2.2]对环环烷和联芳基系列的非对映选择性形式。
  • 1,2-Bis(ferrocenyl)-Substituted Distibene and Dibismuthene: SbSb and BiBi Units as π Spacers between Two Ferrocenyl Units
    作者:Michiyasu Sakagami、Takahiro Sasamori、Heisuke Sakai、Yukio Furukawa、Norihiro Tokitoh
    DOI:10.1002/asia.201201227
    日期:2013.4
    the sky: 1,2‐bis(ferrocenyl)distibene and 1,2‐bis(ferrocenyl)dibismuthene derivatives, where two bulky ferrocenyl units are bridged by a SbSb and BiBi πspacer, have been synthesized as a new family of novel d–π conjugated systems. Their molecular structures, spectroscopic behavior,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reveal the SbSb and BiBi units to be effective π‐electron spacers.
    天空中的Pi:合成了1,2-双(二茂铁基)二茂铁和1,2-双(二茂铁基)二烯衍生物,其中两个大的二茂铁基单元通过SbSb和BiBiπ间隔基桥接。新型d–π共轭系统的新家族。它们的分子结构,光谱行为和电化学性质表明,SbSb和BiBi单元是有效的π电子间隔基。
  • Diferrocenylmercury diphosphine diastereomers with unique geometries: <i>trans</i>-chelation at Pd(<scp>ii</scp>) with short Hg(<scp>ii</scp>)⋯Pd(<scp>ii</scp>) contacts
    作者:Alain C. Tagne Kuate、Roger A. Lalancette、Thomas Bannenberg、Matthias Tamm、Frieder Jäkle
    DOI:10.1039/c9dt02728a
    日期:——
    transition metals. Complexation to Pd(II)Cl2 gives rise to unusual square-planar trans-chelate complexes 5a (meso) and 5b (pSpS). In competition reactions, 4a and 4b show similar reactivity toward Pd(II)Cl2.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5a and 5b exhibit short Pd⋯Hg contacts, possibly indicating secondary metallophilic interactions as further evidenced by bond-critical points between Pd and Hg that were
    二膦螯合物在许多催化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其电子结构和咬合角对配位行为和催化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邻-二苯基膦基二茂铁磺酸盐(2)与t -BuLi的反应,然后用(II)处理,完成了新型的二茂铁负载的二膦螯合配体的合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4a(p S p R-,内消旋异构体)和4b(p S p S(-异构体),二茂铁部分相对于中心Ph 2 PC 5 H 3 -Hg-C 5 H 3 PPh 2桥接实体的取向不同。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将它们独立分离,并在溶液和固态下充分表征。这些配体的关键特征是其异常宽且灵活的咬合角以及与过渡属配位后可获得的独特立体化学环境。与Pd(II)Cl 2的络合会产生不寻常的方平面反螯合物5a(meso)和5b(p S p S)。在竞争反应中,4a和4b对Pd(II)Cl 2表现出相似的反应性。5a和5b的分子结构显示出短的Pd⋯Hg接触,可能表明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