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报道了四-(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取代的锌(II)和钴(II)酞菁(3和4)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根据珀金反应合成了新型的3-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1),并通过3-的反应合成了配体7-(3,4-二氰基苯氧基)-3-二茂铁香豆素(2)。在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K 2 CO 3为碱的存在下,将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一起使用。制备相应的锌(II)和钴(II)金属酞菁(3和4)通过在干燥的2-二甲基氨基乙醇中将香豆素配体(2)与相关的乙酸金属盐(II)进行环四聚而实现在酞菁环的β-位被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这些新化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质谱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二茂铁基部分的存在强烈影响锌金属酞菁(3)的荧光性质。二茂铁基部分在淬灭3的激发态方面非常有效,显示非常差的荧光强度。还通过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技术在非水介质中
首次报道了四-(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取代的锌(II)和钴(II)酞菁(3和4)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根据珀金反应合成了新型的3-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1),并通过3-的反应合成了配体7-(3,4-二氰基苯氧基)-3-二茂铁香豆素(2)。在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K 2 CO 3为碱的存在下,将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一起使用。制备相应的锌(II)和钴(II)金属酞菁(3和4)通过在干燥的2-二甲基氨基乙醇中将香豆素配体(2)与相关的乙酸金属盐(II)进行环四聚而实现在酞菁环的β-位被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这些新化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质谱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二茂铁基部分的存在强烈影响锌金属酞菁(3)的荧光性质。二茂铁基部分在淬灭3的激发态方面非常有效,显示非常差的荧光强度。还通过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技术在非水介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