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7-(3,4-dicyanophenoxy)-3-ferrocenylcoumarin | 1307312-5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7-(3,4-dicyanophenoxy)-3-ferrocenylcoumarin
英文别名
——
7-(3,4-dicyanophenoxy)-3-ferrocenylcoumarin化学式
CAS
1307312-51-1
化学式
C27H16FeN2O3
mdl
——
分子量
472.283
InChiKey
PCFBCZPCDNQHM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7-(3,4-dicyanophenoxy)-3-ferrocenylcoumarinzinc(II) acetate dihydrate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45%的产率得到2(3),9(10),16(17),23(24)-tetrakis(3-ferrocenyl-7-oxycoumarin)phthalocyaninato zinc(II)
    参考文献:
    名称:
    被四个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的酞菁的合成,表征,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摘要:
    首次报道了四-(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取代的锌(II)和钴(II)酞菁(3和4)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根据珀金反应合成了新型的3-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1),并通过3-的反应合成了配体7-(3,4-二氰基苯氧基)-3-二茂铁香豆素(2)。在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K 2 CO 3为碱的存在下,将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一起使用。制备相应的锌(II)和钴(II)金属酞菁(3和4)通过在干燥的2-二甲基氨基乙醇中将香豆素配体(2)与相关的乙酸金属盐(II)进行环四聚而实现在酞菁环的β-位被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这些新化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质谱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二茂铁基部分的存在强烈影响锌金属酞菁(3)的荧光性质。二茂铁基部分在淬灭3的激发态方面非常有效,显示非常差的荧光强度。还通过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技术在非水介质中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1.02.029
  • 作为产物:
    描述:
    4-硝基邻苯二甲腈3-ferrocenyl-7-hydroxycoumarin 在 K2CO3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7-(3,4-dicyanophenoxy)-3-ferrocenylcoumarin
    参考文献:
    名称:
    被四个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的酞菁的合成,表征,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摘要:
    首次报道了四-(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取代的锌(II)和钴(II)酞菁(3和4)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性质。根据珀金反应合成了新型的3-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1),并通过3-的反应合成了配体7-(3,4-二氰基苯氧基)-3-二茂铁香豆素(2)。在干燥的二甲基甲酰胺中,在K 2 CO 3为碱的存在下,将二茂铁基-7-羟基香豆素与4-硝基邻苯二甲腈一起使用。制备相应的锌(II)和钴(II)金属酞菁(3和4)通过在干燥的2-二甲基氨基乙醇中将香豆素配体(2)与相关的乙酸金属盐(II)进行环四聚而实现在酞菁环的β-位被3-二茂铁基-7-氧香豆素部分取代。这些新化合物已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质谱和电子光谱进行了表征。二茂铁基部分的存在强烈影响锌金属酞菁(3)的荧光性质。二茂铁基部分在淬灭3的激发态方面非常有效,显示非常差的荧光强度。还通过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技术在非水介质中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1.02.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