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bis(3,6,9-trioxadecyloxycarbonyl)ferrocene | 872535-3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bis(3,6,9-trioxadecyloxycarbonyl)ferrocene
英文别名
bis(3,6,9-trioxadecyl)-1,1'-ferrocene dicarboxylate
1,1'-bis(3,6,9-trioxadecyloxycarbonyl)ferrocene化学式
CAS
872535-37-0
化学式
C26H38FeO10
mdl
——
分子量
566.429
InChiKey
RKZIXZTXPUQIL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bis(3,6,9-trioxadecyloxycarbonyl)ferrocene2-氨基-4-甲基戊酸盐酸盐 以 not given 为溶剂, 生成 bis(3,6,9-trioxadecyl)-1,1'-ferrocene dicarboxylate * LeuOMe
    参考文献:
    名称:
    Amino acid ester salt recognition by ferrocene-based ditopic receptor bearing oligoethylene glycol with pendant bipy subunits: CV, UV-vis and ESR studies
    摘要:
    新型二萜基钴配合物受体1已被合成。该受体具有两个相同环戊二烯环上悬挂的2,2′-联吡啶单元,以及两个聚乙二醇臂。铜(I)离子与1结合形成1∶1的络合物(1·CuI),其空腔由聚醚构成,所得络合物作为氨基酸酯盐的受体,形成二萜基络合物(1·CuI·AAOMe–HCl)。1·CuI·LeuOMe–HCl的1H NMR谱在联吡啶区域展现出强烈的展宽,而相同样品的ESR谱给出了归属为CuII物种的信号。基于这些数据,1·CuI与AAOMe·HCl结合导致构象变化,同时CuI络合物被氧化为CuII络合物。
    DOI:
    10.1039/b511233h
  • 作为产物:
    描述:
    1,1'-ferrocenyldicarbonyl chloride三甘醇单甲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2%的产率得到1,1'-bis(3,6,9-trioxadecyloxycarbonyl)ferrocene
    参考文献:
    名称:
    Amino acid ester salt recognition by ferrocene-based ditopic receptor bearing oligoethylene glycol with pendant bipy subunits: CV, UV-vis and ESR studies
    摘要:
    新型二萜基钴配合物受体1已被合成。该受体具有两个相同环戊二烯环上悬挂的2,2′-联吡啶单元,以及两个聚乙二醇臂。铜(I)离子与1结合形成1∶1的络合物(1·CuI),其空腔由聚醚构成,所得络合物作为氨基酸酯盐的受体,形成二萜基络合物(1·CuI·AAOMe–HCl)。1·CuI·LeuOMe–HCl的1H NMR谱在联吡啶区域展现出强烈的展宽,而相同样品的ESR谱给出了归属为CuII物种的信号。基于这些数据,1·CuI与AAOMe·HCl结合导致构象变化,同时CuI络合物被氧化为CuII络合物。
    DOI:
    10.1039/b511233h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