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2-aminopyrimidinium) tetrachlorocopper(II) | 128781-8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2-aminopyrimidinium) tetrachlorocopper(II)
英文别名
——
bis(2-aminopyrimidinium) tetrachlorocopper(II)化学式
CAS
128781-88-4
化学式
C8H12Cl4CuN6
mdl
——
分子量
397.581
InChiKey
MGMJQRNCBCUAAD-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Crystal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Spectrum of the Distorted Tetrahedral CuCl42- Ion in Bis(2-aminopyridinium) Tetrachlorocuprate(II)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Tetragonally Elongated Octahedral Complex Bis(2-aminopyrimidinium)tetrachlorocopper(II)
    摘要:
    通过单晶 X 射线衍射测定了双(2-氨基吡啶)四氯铜酸盐 (II) 的晶体结构。空间群为 Pī 的三菱单元晶胞在不对称单元中包含一个单式单元。CuCl42- 离子作为孤立的基团出现,具有高度扁平的四面体几何形状。氯离子与阳离子的两个氮原子都以氢键相连,这对铜(II)络合物几何形状的影响也在讨论之列。报告了该化合物的低温单晶电子能谱,d-d 转变的强度和能量与 CuCl42- 离子的畸变程度有关。为了进行比较,还测量了双 (2-aminopyrimidinium) 四氯铜 (II) 晶体的电子能谱,该晶体含有一个四方拉长的八面体配合物,其中阳离子与铜 (II) 离子形成长轴键。得出了这两种化合物的角度重叠金属-配体成键参数,并根据配合物的不同几何结构进行了讨论。
    DOI:
    10.1071/ch99507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