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 | 1311204-1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
英文别名
——
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化学式
CAS
1311204-11-1
化学式
C37H27Fe2N3
mdl
——
分子量
625.335
InChiKey
KRDVSROPKAPFD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Ru(tpy)(Cl)3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 在 N-ethylmorpholin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Ru(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2,2':6',2''-terpyridine)](PF6)2
    参考文献:
    名称:
    炔基桥接钌(II)4'-二茂铁基-2,2':6',2''-吡啶吡啶电子转移配合物:合成,结构以及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
    摘要:
    新型配体4'-二茂铁基炔-2,2':6',2''-吡啶(7 ;Fc-C≡C-Fc-tpy; tpy =吡啶基; Fc =二茂铁基)及其Ru 2+络合物8 –已经合成了10个,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数据以及UV吸收和发射光谱表明,乙炔基的插入会导致电子在扩展的π*轨道上离域。7的循环伏安测量显示两个连续的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半波电势分别为0.53和0.78V。Fe 2+的E 1/2值的微小变化Ru 2+离子配位后,/ Fe 3+氧化还原对表明Ru 2+和Fe 2+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插入乙炔基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1 [(d(π)Fe)6 ]→ 1 [(d(π)Fe)5(π* tpy Ru)的吸收峰出现红移。1 ] Ru 2+配合物的MMLCT 。在Ru 2+络合物8所呈现最强的发光强度(λ最大EM 712纳米,Φ EM相对于H
    DOI:
    10.1021/om200113d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茂铁乙炔4′-(1′-iodo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 在 catalyst: Pd(PPh3)2Cl2-CuI 作用下,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4'-[1'-(ferrocenylethynyl)ferrocenyl]-2,2':6',2''-terpyrid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炔基桥接钌(II)4'-二茂铁基-2,2':6',2''-吡啶吡啶电子转移配合物:合成,结构以及电化学和光谱学研究
    摘要:
    新型配体4'-二茂铁基炔-2,2':6',2''-吡啶(7 ;Fc-C≡C-Fc-tpy; tpy =吡啶基; Fc =二茂铁基)及其Ru 2+络合物8 –已经合成了10个,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法,紫外可见光谱和发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电化学数据以及UV吸收和发射光谱表明,乙炔基的插入会导致电子在扩展的π*轨道上离域。7的循环伏安测量显示两个连续的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过程,半波电势分别为0.53和0.78V。Fe 2+的E 1/2值的微小变化Ru 2+离子配位后,/ Fe 3+氧化还原对表明Ru 2+和Fe 2+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插入乙炔基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1 [(d(π)Fe)6 ]→ 1 [(d(π)Fe)5(π* tpy Ru)的吸收峰出现红移。1 ] Ru 2+配合物的MMLCT 。在Ru 2+络合物8所呈现最强的发光强度(λ最大EM 712纳米,Φ EM相对于H
    DOI:
    10.1021/om200113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