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5-C5H5)Fe(CO)P(p-C6H4F)3I | 959421-1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5-C5H5)Fe(CO)P(p-C6H4F)3I
英文别名
——
(η5-C5H5)Fe(CO)P(p-C6H4F)3I化学式
CAS
959421-14-8
化学式
C24H17F3FeIOP
mdl
——
分子量
592.119
InChiKey
JVAFECOOGGKRKZ-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六氟磷酸银(η5-C5H5)Fe(CO)P(p-C6H4F)3I对氨基苯腈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5.0h, 以8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不同膦共配体的新型环戊二烯基铁配合物:结构因素与细胞毒性
    摘要:
    合成了带有不同膦共配体的钢琴凳铁-环戊二烯基化合物的新家族。所有具有一般结构[Fe(Cp)(CO)(PR 3)(L)]的化合物n(PR 3  =三苯基膦,4-(二苯基膦基)苯甲酸或三(4-氟苯基)膦;当L = I,n = 0;当L = 4-氨基苄腈时,n = + 1)通过常规分析和光谱技术完全表征。有趣的是,化合物的[Fe(CP)(CO)(PPH 3)I] 1个crystalizes正交空间群中P 2 1 2 1 2 1和它的晶体堆积只包含一种对映体,而化合物的[Fe(η 5-Cp)(CO)(P(Ph-pF)3)I] 3在中心对称的空间基团Pbca中结晶,该结构中存在重要的无序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晶体包装中存在两种对映体造成的。所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且已针对宫颈HeLa人癌细胞进行了测试。发现带有三苯基膦(4)或三(4-氟苯基)膦(6)的阳离子配合物具有高度的细胞毒性,可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7.10.004
  • 作为产物:
    描述:
    dicarbonylcyclopentadienyliodoiron(II)三(4-氟苯基)磷化氢丙酮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64%的产率得到(η5-C5H5)Fe(CO)P(p-C6H4F)3I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不同膦共配体的新型环戊二烯基铁配合物:结构因素与细胞毒性
    摘要:
    合成了带有不同膦共配体的钢琴凳铁-环戊二烯基化合物的新家族。所有具有一般结构[Fe(Cp)(CO)(PR 3)(L)]的化合物n(PR 3  =三苯基膦,4-(二苯基膦基)苯甲酸或三(4-氟苯基)膦;当L = I,n = 0;当L = 4-氨基苄腈时,n = + 1)通过常规分析和光谱技术完全表征。有趣的是,化合物的[Fe(CP)(CO)(PPH 3)I] 1个crystalizes正交空间群中P 2 1 2 1 2 1和它的晶体堆积只包含一种对映体,而化合物的[Fe(η 5-Cp)(CO)(P(Ph-pF)3)I] 3在中心对称的空间基团Pbca中结晶,该结构中存在重要的无序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晶体包装中存在两种对映体造成的。所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均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并且已针对宫颈HeLa人癌细胞进行了测试。发现带有三苯基膦(4)或三(4-氟苯基)膦(6)的阳离子配合物具有高度的细胞毒性,可
    DOI:
    10.1016/j.jorganchem.2017.10.0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lvent-free Substitution Reactions of Solid Phosphines with (η<sup>5</sup>-RC<sub>5</sub>H<sub>4</sub>)Fe(CO)<sub>2</sub>I (R = H, Me) Complexes
    作者:Apollinaire Munyaneza、Muhammad D. Bala、Neil J. Coville
    DOI:10.1515/znb-2007-0320
    日期:2007.3.1

    Reactions of (η5-RC5H4)Fe(CO)2I (R = H, Me) complexes with phosphine ligands PR′3 (R′ = Ph, m-Tol, p-C6H4OMe, p-C6H4Cl, p-C6H4F) have been performed under solvent-free conditions in the melt phase and generally yielded the ionic products [(η5-RC5H4)Fe(CO)2PR′3]I rather than the CO substituted products (η5-RC5H4)Fe(CO)(PR′3)I. The complexes have been characterised by IR, NMR and MS techniques. By contrast, the same reactions studied in benzene solution have yielded mainly the CO substitution product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olvent-free reaction include variation in R and R′ ,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addition of [CpFe(CO)2]2 as a catalyst.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ionic complex is proposed to go via a 19 electron intermediate. This is in contrast to the reaction in bezene that occurs via a 17 electron intermediate, clearly indicating the role of the melt phase in the reaction.

    (η^5-RC_5H_4)Fe(CO)_2I (R = H, Me)配合物与膦配体PR′_3 (R′ = Ph, m-Tol, p-C_6H_4OMe, p-C_6H_4Cl, p-C_6H_4F)在无溶剂条件下在熔融相中发生反应,通常产生离子产物[(η^5-RC_5H_4)Fe(CO)_2PR′_3]I,而不是CO取代产物(η^5-RC_5H_4)Fe(CO)(PR′_3)I。该配合物已通过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技术进行了表征。相比之下,相同的反应在苯溶液中主要产生CO取代产物。影响无溶剂反应的因素包括R和R′的变化、反应温度以及作为催化剂的[CpFe(CO)_2]_2的添加。提出了形成离子配合物的反应机制通过一个19电子中间体进行。这与在苯中的反应通过一个17电子中间体进行形成形成鲜明对比,清楚地表明了熔融相在反应中的作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