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tricarbonyl(3,8-bis(trimethylsilylethynyl)-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 | 1015231-29-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tricarbonyl(3,8-bis(trimethylsilylethynyl)-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
英文别名
——
chlorotricarbonyl(3,8-bis(trimethylsilylethynyl)-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化学式
CAS
1015231-29-4
化学式
C25H24ClN2O3ReSi2
mdl
——
分子量
678.308
InChiKey
NQNHCHXYUJNNPT-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点击反应对有机金属配合物进行后功能化
    摘要:
    CuAAC(Cu catalyz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点击反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渡金属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后修饰方法。这种方法允许选择性地将额外的供体位点或官能团引入配体环境的外围。如果必须创建具有与主要金属配位的主要位点相同性质的自由供体位点的金属配体,这一点尤其重要。通过点击反应对有机金属配合物进行合成后修饰的概念相对较新,目前可用的实验材料还不能让我们确定趋势并制定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议。在目前的研究中,
    DOI:
    10.3390/molecules27196494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乙炔基硅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苯 为溶剂, 反应 75.0h, 生成 chlorotricarbonyl(3,8-bis(trimethylsilylethynyl)-1,10-phenanthroline)rhenium(I)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点击反应对有机金属配合物进行后功能化
    摘要:
    CuAAC(Cu catalyzed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点击反应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过渡金属有机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后修饰方法。这种方法允许选择性地将额外的供体位点或官能团引入配体环境的外围。如果必须创建具有与主要金属配位的主要位点相同性质的自由供体位点的金属配体,这一点尤其重要。通过点击反应对有机金属配合物进行合成后修饰的概念相对较新,目前可用的实验材料还不能让我们确定趋势并制定解决具体问题的建议。在目前的研究中,
    DOI:
    10.3390/molecules271964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of Pt−M (M = Ru, Re) Heteronuclear Complexes with 1,10-Phenanthrolineethynyl Ligands
    作者:Yang Fan、Li-Yi Zhang、Feng-Rong Dai、Lin-Xi Shi、Zhong-Ning Chen
    DOI:10.1021/ic702055n
    日期:2008.4.1
    ligand via stepwise molecular fabrication, a series of Pt-Ru and Pt-Re heteronuclear complexes composed of both platinum(II) terpyridyl acetylide chromophores and a Ru(phen)(bpy)2/Re(phen)(CO)3Cl subunit were prepared by complexation of one or two Pt((t)Bu3tpy)(2+) units to the mononuclear Ru(II) or Re(I) precursor through platinum acetylide sigma coordination. These Pt-Ru and Pt-Re complexes exhibit
    3-乙炔基-1,10-菲咯啉(HCCphen)或3,8-二乙炔基-1,10-菲咯啉(HCCphenCCH)通过逐步分子制备用作双功能桥联配体时,会产生一系列Pt-Ru和Pt-Re通过将一个或两个Pt((t)Bu3tpy)(2+)络合制备由(II)吡啶乙炔基发色团和Ru(phen)(bpy)2 / Re(phen)(CO)3Cl亚基组成的杂核配合物)通过乙炔sigma配位形成单核Ru(II)或Re(I)前体。这些Pt-Ru和Pt-Re配合物在近可见光区域表现出强烈的低能量吸收,该吸收来自Pt和Ru(Re)基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状态。它们在固态和流体溶液中均具有较强的发光性,其寿命在亚微秒范围内,在脱气的乙腈中的量子产率为0.27-6.58%。对于Pt-Ru杂核络合物,有效的内部组分Pt-> Ru能量转移是从(II)吡啶乙炔基发色团转移到(II)三(二亚胺)基发光体上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