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 | 1048993-1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
英文别名
——
(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化学式
CAS
1048993-11-8
化学式
C48H57ClN3P3Zr
mdl
——
分子量
895.599
InChiKey
SDFFLWZWMDYOSY-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copper(l) chloride乙腈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ClCu(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锆 (IV) 三(膦酰胺)配合物作为三足型金属配体:通往 Zr-M(M = Cu、Mo、Pt)异二金属配合物的途径
    摘要:
    用 3 当量处理 ZrCl4。Li(PPh2NR) (R = tBu, iPr) 生成三(膦酰胺)锆配合物,(PPh2NR)3ZrCl [R = tBu (1a), iPr (1b)],收率很高。1a、b 的晶体结构表明三个磷原子在固态下与锆中心配位,而变温 NMR 研究表明三个磷原子在溶液状态下的配位/解离过程是可逆的。1a,b 与 CuCl 反应形成 Zr-Cu 异质二金属配合物 ClCu(Ph2PNR)3ZrCl [R = tBu (2a), iPr (2b)]。2a,b 的分子结构表明,Cu 原子采用具有三足磷部分和一个氯原子的假四面体配位几何结构,而 Zr 原子周围的配体排列是三角双锥体,在顶端位置具有线性 Cl-Zr-Cu 轴. Zr-Mo 异质二金属配合物 (CO)3Mo(Ph2PNiPr)3ZrCl (3) 由 1b 和 Mo(CO)3(CH3CN)3 合成,其中 Mo 中
    DOI:
    10.1002/ejic.200700007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化锆(IV)N-tert-butyl-1,1-diphenylphosphinamine 在 n-BuLi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正己烷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Ph2PNtBu)3 zirconium(IV)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锆 (IV) 三(膦酰胺)配合物作为三足型金属配体:通往 Zr-M(M = Cu、Mo、Pt)异二金属配合物的途径
    摘要:
    用 3 当量处理 ZrCl4。Li(PPh2NR) (R = tBu, iPr) 生成三(膦酰胺)锆配合物,(PPh2NR)3ZrCl [R = tBu (1a), iPr (1b)],收率很高。1a、b 的晶体结构表明三个磷原子在固态下与锆中心配位,而变温 NMR 研究表明三个磷原子在溶液状态下的配位/解离过程是可逆的。1a,b 与 CuCl 反应形成 Zr-Cu 异质二金属配合物 ClCu(Ph2PNR)3ZrCl [R = tBu (2a), iPr (2b)]。2a,b 的分子结构表明,Cu 原子采用具有三足磷部分和一个氯原子的假四面体配位几何结构,而 Zr 原子周围的配体排列是三角双锥体,在顶端位置具有线性 Cl-Zr-Cu 轴. Zr-Mo 异质二金属配合物 (CO)3Mo(Ph2PNiPr)3ZrCl (3) 由 1b 和 Mo(CO)3(CH3CN)3 合成,其中 Mo 中
    DOI:
    10.1002/ejic.200700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