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N(1)]tungsten | 921599-8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N(1)]tungsten
英文别名
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tungsten;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N(4)]tungsten;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N(1')]tungsten
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N(1)]tungsten化学式
CAS
921599-87-3
化学式
C18H9N3O5W
mdl
——
分子量
531.137
InChiKey
DCSLBIOWYMFGN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entacarbonyl[2‐(2′‐pyridyl)quinoxaline‐κ <i> N <sup>4</sup> </i> ]tungsten: A Combined Study of Its Conformation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d DFT‐TDDFT Data
    作者:Christodoulos Makedonas、Irene Veroni、Christiana A. Mitsopoulou
    DOI:10.1002/ejic.200600677
    日期:2007.1
    the presence of 2-(2′-pyridyl)quinoxaline (pq)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W(CO)4(pq) via an intermediate product W(CO)5(N4-pq) (1). In 1 the pq ligand that has three nitrogen atoms – two pyridine and one quinoxaline type – is coordinated in a monodentate fashion. This is the first example, where the pq ligand is coordinated in a monodentate fashion and especially from a quinoxaline nitrogen atom (N4)
    在 2-(2'-吡啶基)喹喔啉 (pq) 存在下 W(CO)6 的光解导致通过中间产物 W(CO)5(N4-pq) 形成 W(CO)4(pq) (1). 在 1 中,具有三个氮原子(两个吡啶和一个喹喔啉类型)的 pq 配体以单齿方式配位。这是第一个例子,其中 pq 配体以单齿方式配位,尤其是来自喹喔啉氮原子 (N4)。配合物 1 已被充分表征,其晶体结构已明确证明 pq 优先通过 N4 而不是 N1 和 N1' 原子配位,而其堆积受 π-π 相互作用和氢键控制。稠合喹喔啉环几乎完美的“面对面”排列归因于吸电子基团的存在,即 W(CO)5 和吡啶环。上述对 N4 原子的偏好已经通过热力学方法阐明并根据前沿轨道进行了解释。时间相关的密度泛函理论已用于研究 1 的激发态。 计算的垂直激发能量与实验数据一致,表明 UV/Vis 光谱中 1 的低位溶剂化色带最好由下式描述术语 MLCT/LLCT。(©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