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7-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yl)-m-carborane | 1392299-7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7-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yl)-m-carborane
英文别名
——
1,7-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yl)-m-carborane化学式
CAS
1392299-78-3
化学式
C6H14B10F6O6S2
mdl
——
分子量
468.406
InChiKey
PQUNPTXJISEPQ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7-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yl)-m-carborane 在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88%的产率得到diazidomethyl m-car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引入间甲硼烷大大提高了聚苯并恶嗪热固性树脂的热氧化稳定性
    摘要:
    首先通过二叠氮基甲基间硼烷(DAMC)和二乙炔双苯并恶嗪(DABB)的点击反应合成了主链中含有间硼烷单元的新型聚苯并恶嗪前体。同样,传统的聚苯并恶嗪前体也是通过重氮二叠氮基对苯(DAPB)和DABB的点击反应制备的。1 H NMR用于确认单体和所得聚合物的结构。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用于研究含碳硼烷的苯并恶嗪聚合物(CCBP)的固化行为。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表明,固化的CCBP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较高的TG。热重分析(TGA)和烧蚀测试表明,固化的CCBP具有出色的热氧化稳定性。在固化CCBP的热消融过程中,有机材料被降解,并形成了带有氧化的m-碳硼烷的钝化层,从而防止了基础聚合物的进一步降解。©2015 Wiley Periodicals,Inc. J. Polym。科学,A部分:Polym。化学 2015年,53,973-980
    DOI:
    10.1002/pola.27525
  • 作为产物:
    描述:
    1,7-(hydroxymethyl)-1,7-dicarbadodecaborane 、 三氟甲磺酸酐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5%的产率得到1,7-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ylmethyl)-m-carbo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引入间甲硼烷大大提高了聚苯并恶嗪热固性树脂的热氧化稳定性
    摘要:
    首先通过二叠氮基甲基间硼烷(DAMC)和二乙炔双苯并恶嗪(DABB)的点击反应合成了主链中含有间硼烷单元的新型聚苯并恶嗪前体。同样,传统的聚苯并恶嗪前体也是通过重氮二叠氮基对苯(DAPB)和DABB的点击反应制备的。1 H NMR用于确认单体和所得聚合物的结构。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用于研究含碳硼烷的苯并恶嗪聚合物(CCBP)的固化行为。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表明,固化的CCBP具有较高的储能模量和较高的TG。热重分析(TGA)和烧蚀测试表明,固化的CCBP具有出色的热氧化稳定性。在固化CCBP的热消融过程中,有机材料被降解,并形成了带有氧化的m-碳硼烷的钝化层,从而防止了基础聚合物的进一步降解。©2015 Wiley Periodicals,Inc. J. Polym。科学,A部分:Polym。化学 2015年,53,973-980
    DOI:
    10.1002/pola.275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bis[(1,2,3-triazolyl)methyl]carborane derivatives via regiospecific copper-catalyzed 1,3-dipolar cycloaddition
    作者:Valentina A. Ol’shevskaya、Anton V. Makarenkov、Elena G. Kononova、Pavel V. Petrovskii、Egor V. Verbitskiy、Gennady L. Rusinov、Valery N. Charushin、Evamarie Hey-Hawkins、Valery N. Kalinin
    DOI:10.1016/j.poly.2012.05.036
    日期:2012.7
    corresponding carboranylmethyl triflates and sodium azide, were conveniently functionalized by azide–alkyne cycloaddition affording novel bis[(1,2,3-triazolyl)methyl]carborane derivatives. Regiospecificity of this process was achieved by employing copper(II) acetate hydrate. Reaction of bis[(1,2,3-triazolyl)methyl]carborane derivatives with MeI yielded 3-methyl-1,2,3-triazolium carborane salts.
    摘要由相应的碳硼烷基甲基三氟甲磺酸酯和叠氮制得的1,2-双(叠氮甲基)-卡波烷和1,7-双(叠氮甲基)-间卡波烷可通过叠氮化物-炔烃环加成反应方便地官能化,从而得到新型双[[( 1,2,3-三唑基)甲基]碳烷衍生物。通过使用乙酸(II)合物实现该方法的区域特异性。双[(1,2,3-三唑基)甲基]甲硼烷生物与MeI反应生成3-甲基-1,2,3-三唑鎓碳硼烷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