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κ4-(tr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e))Cl(H)] | 864419-9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κ4-(tr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e))Cl(H)]
英文别名
RuHCl(N(CH2CH2PPh2)3)
[Ru(κ4-(tr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e))Cl(H)]化学式
CAS
864419-95-4
化学式
C42H43ClNP3Ru
mdl
——
分子量
791.254
InChiKey
GCFQRXMCSLTSQQ-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钌促进Z-选择性头对头二聚体在有机和水性介质中的末端炔烃
    摘要:
    [RuH(CH 3 CN)(NP 3)] OTf有效催化脂肪族和芳香族炔烃的二聚,从而以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生成(Z)-炔烃。催化体系可以耐受许多官能团,从而使其可以用于有机和水性介质中。
    DOI:
    10.1021/om050355x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钌促进Z-选择性头对头二聚体在有机和水性介质中的末端炔烃
    摘要:
    [RuH(CH 3 CN)(NP 3)] OTf有效催化脂肪族和芳香族炔烃的二聚,从而以高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生成(Z)-炔烃。催化体系可以耐受许多官能团,从而使其可以用于有机和水性介质中。
    DOI:
    10.1021/om050355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ic acid dehydrogenation catalysed by ruthenium complexes bearing the tripodal ligands triphos and NP<sub>3</sub>
    作者:Irene Mellone、Maurizio Peruzzini、Luca Rosi、Dörthe Mellmann、Henrik Junge、Matthias Beller、Luca Gonsalvi
    DOI:10.1039/c2dt32043f
    日期:——
    The selective formic acid dehydrogenation to a mixture of CO2 and H2 was achieved with moderate to good productivities in the presence of homogeneous Ru catalysts bearing the polydentate tripodal ligands 1,1,1-tris-(diphenylphosphinomethyl)ethane (triphos) and tr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amine (NP3), either made in situ from suitable Ru(III) precursors or as molecular complexes. Preliminary mechanistic studies highlighting subtle differences due to ligand effects in the corresponding systems under study are also presented.
    选择性甲酸脱氢反应在均匀的催化剂的存在下实现,得到二氧化碳氢气的混合物,产率中等到良好。催化剂使用的是具有多齿三足配体1,1,1-三(双苯基膦甲基)乙烷(triphos)和三-[2-(双苯基膦)乙基]胺(NP3),这些催化剂可以通过适当的(III)前体原位合成或作为分子络合物使用。初步的机制研究展示了配体效应在相应系统中的微妙差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