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N-酰化三-(吡啶-2-基)甲胺(LH)与[Re(CO)5Br]反应形成的配合物取决于配体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因此,虽然 N-[1,1,1-三-(吡啶-2-基)甲基]乙酰胺通过三个吡啶氮配位得到稳定的阳离子络合物 [LHRe(CO)3Br],但类似的 N-苯甲酰基配体在类似条件下反应,得到中性配合物 [LRe(CO)3],通过两个吡啶氮和去质子化酰胺进行配位。为了尝试解释这些不同的结果,我们研究了一些结构相关的 N-酰化 [1,1-双(吡啶-2-基)]甲胺 (L′H) 与 [Re(CO)5Br] 的反应,并研究了确定的反应途径。这些研究表明,最初形成中性络合物 [L'HRe(CO)3Br],其中配体的酰胺部分不配位,但该络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会重新排列,得到阳离子络合物 [L'HRe(CO) )3]Br,其中配位酰胺氮要么保持质子化,要么以其亚氨酸互变异构形式存在。通过加热或在碱存在下从这些络合物中消除 HBr,然后得到稳定的中性络合物 [L'Re(CO)3]。 N-酰基和三足配体 (L''H) 顶端的任何取代基对反应途径中中间体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的影响有助于解释所观察到的 N-酰化基团的行为差异。三(吡啶-2-基)甲胺(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