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691413-6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691413-62-4
化学式
BF4*C84H72CuN4O4
mdl
——
分子量
1351.87
InChiKey
DCEPAFVLWILP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氰离子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生成 [copper(I)(cyanide)4](3-)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铜(I)双(菲咯啉)核的树枝状聚合物:合成,电子性质和动力学。
    摘要:
    铜(I)双(螯合物)配合物Cu(L(0))(2)由2,9-二苯乙基-1,10-菲咯啉和Cu(CH(3)CN)(4)BF(4)制备)。派生的Cu(L(0))(2)已通过NMR,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晶体学进行了表征。有趣的是,由于存在乙烯连接基,Cu(L(0))(2)中苯环和菲咯啉亚基之间的配位体pi-pi堆积相互作用不会引起Cu(L I)以固态或溶液为中心。合成Cu(L(0))(2)之后,树枝状化合物Cu(L(1)(-)(4))(2)与Cu(I)bis(2,9-diphenethyl-1,10-菲咯啉型树枝状枝环包围的菲咯啉已准备好,并研究了其氰化物辅助脱金属的动力学。重要的,从其吸收光谱可知,周围的树枝状楔对Cu(I)中心的配位几何形状没有显着影响。因此,速率常数的变化仅反映出由于树枝状分支的存在而引起的变化。氰化物介导的脱金属反应的动力学确实表明,氰化物通过树枝状壳的扩散受分支大小的影响
    DOI:
    10.1021/ic049945y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acetonitrile)copper(I)tetrafluoroborate 、 2,9-Bis[2-(4-phenylmethoxyphenyl)ethyl]-1,10-phenanthrolin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薄层循环伏安法:一种确定大型树枝状聚合物氧化还原特性的有效工具。
    摘要:
    已经制备了具有电活性双(菲咯啉)铜(I)核的树枝状大分子,并且发现薄层循环伏安法(TLCV)是确定其氧化还原特性的有效工具,尽管观察到最大的化合物的电子转移动力学较慢。
    DOI:
    10.1039/b208719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