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Cl] | 1234701-5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Cl]
英文别名
——
[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Cl]化学式
CAS
1234701-53-1
化学式
C63H51ClCuN3P4
mdl
——
分子量
1073.01
InChiKey
DLFILYWKNPOBCK-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Cl]silver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OTf
    参考文献:
    名称:
    通用的新型C 3-对称三脚架四膦配体;稳定Cu I和Rh I物种并调节其反应性的结构灵活性
    摘要:
    的两个高产合成和详细表征良好定义的,键同分异构三足,四齿全磷配体1 - 3进行说明。协调成Cu我导致形成复合物的4 - 6,的量,分子结构表示整体三齿配位到在固态铜原子,与一种悬空外围膦。解决方案研究表明,三个膦侧臂之间可以快速交换。对于这些新的Cu I配合物,公开了在苯乙烯与重氮乙酸乙酯(EDA)的环丙烷化中的初步催化活性。C 3中预期的定义明确的四齿配位-对称的方式与铑实现我和Ir我,导致整个五协调配合7 - 12。配合物11具有降冰片二烯(nbd)配体,其以空前的单齿2,3-η 2模式与Rh配位。此外,Rh(Cl)-络合物7和8显示了出乎意料但非常有趣的氧化还原化学和反应活性。氧化导致形成稳定的Rh II金属基[ 7 ] PF 6和[ 8 ] PF 6通过X射线晶体学,磁化率测量,循环伏安法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进行表征。随后描述了这些金属基化合物对分子氢的氧化还原反应性,导致形成Rh
    DOI:
    10.1021/ic100221w
  • 作为产物:
    描述:
    [CuCl(cod)]2tris(2-(diphenylphosphino)-3-methyl-1-indolyl)phosphine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7%的产率得到[Cu(tri-N-(3-methyl-2-diphenylphosphinoindolyl)phosphine)C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用的新型C 3-对称三脚架四膦配体;稳定Cu I和Rh I物种并调节其反应性的结构灵活性
    摘要:
    的两个高产合成和详细表征良好定义的,键同分异构三足,四齿全磷配体1 - 3进行说明。协调成Cu我导致形成复合物的4 - 6,的量,分子结构表示整体三齿配位到在固态铜原子,与一种悬空外围膦。解决方案研究表明,三个膦侧臂之间可以快速交换。对于这些新的Cu I配合物,公开了在苯乙烯与重氮乙酸乙酯(EDA)的环丙烷化中的初步催化活性。C 3中预期的定义明确的四齿配位-对称的方式与铑实现我和Ir我,导致整个五协调配合7 - 12。配合物11具有降冰片二烯(nbd)配体,其以空前的单齿2,3-η 2模式与Rh配位。此外,Rh(Cl)-络合物7和8显示了出乎意料但非常有趣的氧化还原化学和反应活性。氧化导致形成稳定的Rh II金属基[ 7 ] PF 6和[ 8 ] PF 6通过X射线晶体学,磁化率测量,循环伏安法和电子顺磁共振(EPR)光谱进行表征。随后描述了这些金属基化合物对分子氢的氧化还原反应性,导致形成Rh
    DOI:
    10.1021/ic100221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