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 min. 97% | 126250-6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 min. 97%
英文别名
2-(cyclopentadienyltricarbonylrhenium)propane;(η5-iso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η(5)-C5H4(i)Pr)Re(CO)3
i-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 min. 97%化学式
CAS
126250-68-8
化学式
C11H11O3Re
mdl
——
分子量
377.414
InChiKey
XOXTUXUUINPUQ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SDS

SDS:5d2656af1d499adeba504e70ddfcdb24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 min. 97%n-pentane-1-(13)C 以 further solvent(s) 为溶剂, 生成 (η5-isopropylcyclopentadienyl)(1-pentane-1(13)C)rhenium dicarbonyl
    参考文献:
    名称:
    从异构戊烷和同位素标记的烷烃配合物的 NMR 光谱深入了解烷烃与过渡金属的结合
    摘要:
    Cp'Re(CO)2(烷烃)类型的烷烃配合物(Cp' = 环戊二烯基或(异丙基)环戊二烯基;烷烃 = 正戊烷和环戊烷的同位素)已在 Cp'Re(CO) 光解后使用 NMR 光谱进行表征)3 在 163-193 K 的适当烷烃中。在正戊烷的情况下,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复合物,对应于该烷烃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碳的结合。ROESY NMR 实验表明,这些异构配合物在 173 K 时分子内缓慢相互转化。 能量优选配位位点的顺序是亚甲基 (C2) 大约中心亚甲基 (C3) > 甲基 (C1) 但扩散 <0.2 kcal mol -1. 共振同位素扰动 (IPR) 实验,在 (i-PrCp)Re(CO)2(1-戊烷) 的几种同位素上进行,与结合的 CH3 部分 (delta -1.99) 相比,结合 CHD2 部分 (delta -3.62) 和 CH2D (delta -2.64) 中质子的 1 H NMR
    DOI:
    10.1021/ja044208m
  • 作为产物:
    描述:
    (2-propen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tricarbonyl 在 三乙基硅烷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i-Propylcyclopentadienylrhenium tricarbonyl, min. 97%
    参考文献:
    名称:
    环戊二烯基三羰基hen取代衍生物的捷径
    摘要:
    CpRe(CO)3取代的衍生物从富烯和沸腾的均三甲苯中的Re 2(CO)10获得了良好的产率(44-96%)。此新方法已成功应用于CpRe(CO)3取代类固醇的合成。
    DOI:
    10.1016/s0022-328x(02)0209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olid-State Photochemical <i>diag</i><i>−</i><i>lat </i>Isomerization of (η<sup>5</sup>-C<sub>5</sub>H<sub>4</sub>R)Re(CO)(L)X<sub>2</sub> on the Surface of Silica Gel
    作者:Lin Cheng、Neil J. Coville
    DOI:10.1021/om960726x
    日期:1997.2.1
    I) adsorbed on silica gel results in isomerization of the complexes into the corresponding lateral isomers in good yield (typically >80%). For L = CO, the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occurred in the direction reverse to that found in solution in which lat-to-diag isomerization was observ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ratio of diagonal to lateral isomers established on the surface of silica gel was influenced
    的室温可见照明(200W光源)DIAG - (η 5 -C 5 H ^ 4 R)的Re(CO)(L)X 2(R = H,烷基; L = CO,P(OR)3 ; X = Br,I)吸附在硅胶上导致配合物异构化为相应的侧向异构体,收率良好(通常> 80%)。对于L = CO,异构化反应发生在相反的方向上所发现在其中溶液纬度-到-诊断观察到异构化。发现在硅胶表面上建立的对角异构体与侧向异构体的比率受X和L的影响,即。(η 5 -C 5 H ^4 Me)中的Re(CO)[P(OR)3 ]2 >(η 5 -C 5 H ^ 4 Me)中的Re(CO)22 >(η 5 -C 5 H ^ 4 Me)中的Re(CO)2我2。用Me 2 SiCl 2化学除去表面羟基表明,仅化学吸附在硅胶表面上的a配合物的单层经历了异构化。描述了使二氧化硅表面羟基的作用合理化的机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