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cymene)RuS2C2(CN)2] | 1097652-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cymene)RuS2C2(CN)2]
英文别名
[(p-cymene)Ru(maleonitriledithiolate)];[(p-cymene)Ru(Mnt)]
[(p-cymene)RuS2C2(CN)2]化学式
CAS
1097652-32-8
化学式
C14H14N2RuS2
mdl
——
分子量
375.481
InChiKey
KZXADAAQIWRIDV-LWFKIUJU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cymene)RuS2C2(CN)2]1,3,5-三氮杂-7-磷杂金刚烷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1%的产率得到[(η6-p-cymene)Ru(Mnt)PTA]
    参考文献:
    名称:
    抗癌水溶性有机钌配合物:合成和临床前评价
    摘要:
    膦配体与[(η 6 - p -伞花烃)Ru(马来腈二硫醇)]配位得到不同亲水性的钌(II)配合物。介绍了对两种卵巢细胞、一种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和一种正常前列腺细胞系的体外细胞毒性的表征和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活性氧产生导致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体内评估提出了一些肿瘤生长延迟的证据。
    DOI:
    10.1002/cbic.202200259
  • 作为产物:
    描述:
    [ruthenium(II)(η6-1-methyl-4-isopropyl-benzene)(chloride)(μ-chloride)]2 、 disodium maleonitriledithiolato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p-cymene)RuS2C2(CN)2]
    参考文献:
    名称:
    评估两种缺电子半夹心复合物对健康个体人类淋巴细胞的毒性
    摘要:
    缺电子半夹心配合物是一类研究不足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具有作为候选金属药物的潜力。本研究调查了两种 16 电子有机钌配合物([( p- cym)Ru(benzo-1,2-dithiolato)] ( 1 ) 和 [( p- cym)Ru(maleonitriledithiolate)] ( 2 ))对来自健康个体的非永生化人淋巴细胞的细胞活力。1和2的遗传毒性作用还通过使用彗星和胞质分裂阻断微核试验来研究淋巴细胞中的 对一组参与细胞凋亡和 DNA 损伤修复反应的基因进行了基因表达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 16 电子复合物对来自健康个体的人类淋巴细胞的细胞活力没有显着影响。然而,这两种化合物都会诱导 DNA 损伤的增加,这可能是通过氧化应激的产生。
    DOI:
    10.1002/cmdc.20200067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alf-sandwich Ir and Ru complexes containing Mnt ligand (Mnt=maleonitriledithiolate)
    作者:Wei-Guo Jia、Ying-Feng Han、Jia-Sheng Zhang、Guo-Xin Jin
    DOI:10.1016/j.inoche.2007.07.023
    日期:2007.10
    The reaction of [Cp*IrCl(2)](2) and [(p-Cymene)RuCl(2)](2) with disodium maleonitriledithiolate (Na(2)Mnt) yield the 16-electron complexes Cp*Ir(Mnt) (1) and [(p-Cymene)Ru(Mnt)] (2). Complexes I and 2 can further react with PPh(3)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18-electron complexes Cp*Ir(Mnt)PPh(3) (3) and [(p-Cymene)Ru(Mnt)PPh(3)](4). All complexes have been fully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NMR spectroscopy, as well as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1 and 4 have been confirm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c) 2007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