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r(CO)4(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Al(OC(CF3)3)4] | 1247015-4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r(CO)4(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Al(OC(CF3)3)4]
英文别名
[Cr(CO)4(Ph2PCH2CH2CH2PPh2)][Al(OC(CF3)4]
[Cr(CO)4(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Al(OC(CF3)3)4]化学式
CAS
1247015-40-2
化学式
C16AlF36O4*C31H26CrO4P2
mdl
——
分子量
1543.59
InChiKey
OADVWNQVILUVB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Cr(CO)4(Ph 2 P(C 3 H 6)PPh 2)] +的TEA活化形成Cr I(双芳烃)物种的分子内形成:EPR和DFT研究
    摘要:
    Et 3 Al(TEA)对催化相关配合物[Cr(CO)4(1)] +(1 = Ph 2 P(C 3 H 6)PPh 2)的活化导致形成Cr(I)bis-芳烃络合物[CR(1 -双- η 6 -arene)] +,所揭示的EPR和DFT计算。这种双芳烃配合物是通过分子内的重排和在脂肪族溶剂中Cr(I)与脂族溶剂中的配体苯基配位而形成的,从而防止了Cr(I)释放到溶液中。通过在芳族溶剂(甲苯)中进行比较,[Cr(双甲苯基)] + 复合物优先形成。
    DOI:
    10.1021/om2006062
  • 作为产物:
    描述:
    Cr(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CO)4silver tetrakis([2,2,2-trifluoro-1,1-bis(trifluoromethyl)ethyl]oxy)aluminate 以 CH2Cl2 为溶剂, 以54%的产率得到[Cr(CO)4(1,3-bis(diphenylphosphino)propane)][Al(OC(CF3)3)4]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与烯烃低聚催化有关的Cr(i)羰基配合物的Cw EPR和ENDOR研究:[Cr(CO)4 L] +(L = Ph 2 PN(R)PPh 2,Ph 2 P(R) PPh 2)†
    摘要:
    Cr(I)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Cr(CO)4 L] + (L = PH 2 PN(R)PPh 2, pH值2 P(R)PPH 2)用作选择性低聚反应的预催化剂 乙烯,均已报告。通过连续波X波段电子顺磁共振(cw-EPR)和连续波1 H建立了这些复合物在冷冻溶液中的电子性质和结构特征,14 N 和 31 P电子核双共振(cw-ENDOR)光谱。EPR谱主要受g各向异性的影响,两个等效项之间的P A耦合非常大31 P核。自旋哈密顿量参数(摹⊥(g xx = g yy)> g e >摹∥(g zz))与低旋转一致第5天具有C 2v对称性的系统,其中SOMO对所有配合物的金属贡献主要是d xy。对于含配体e,d,f和g的配合物,各向同性的费米接触项(P a iso,由EPR和ENDOR确定)最大,表明SOMO中31 P 3 s特性对于PNP型更高。配体比PCP类型。在配合物细微结构上的差异也通过在
    DOI:
    10.1039/c0dt00127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tinuous-Wave EP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hot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hromium(I) Carbonyl Complex [Cr(CO)4bis(diphenylphosphino)]+ and Reactivity with 1-hexene
    作者:David Fioco、Andrea Folli、James Platts、Mario Chiesa、Damien M. Murphy
    DOI:10.3390/molecules29020392
    日期:——
    namely [Cr(CO)2(dppp-η6-arene)]+ (4), can also be formed during the photoconversion of [Cr(CO)4(dppp)]+ using UV-A light. There was no evide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Cr(L-bis-η6-arene)]+ complex (5) in these UV irradiation experiments. For the first time, we also evidence the formation of a 1-hexene coordinated [Cr(CO)3(dppp)(1-hexene)]+ complex (6) following UV irradiation of [Cr(CO)4(dppp)]+
    含有双(二苯基膦基配体络合物多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因为它们在与合适的助催化剂如三乙基铝TEA) 或甲基铝氧烷 (毛) 结合使用时有可能成为乙烯低聚反应的活性催化剂。虽然人们对可能的反应中间体和所涉及的 Cr 氧化态的性质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但 Cr(I) 配合物的潜在紫外线光活性迄今为止一直被忽视。因此,为了探索双(二苯基膦基)稳定的 Cr(I) 配合物的光诱导转化,我们使用连续波 (CW) EPR 来研究紫外线辐射对阳离子 [Cr(CO)4(dppp)]+[Al(OC(CF3)3)4]− 配合物 (1) 的影响,其中 dppp 代表 1,3 双(二苯基膦基丙烷配体,Ph2P(C3H6)PPh2。我们对该复合物的光化学的初步研究表明,[Cr(CO)4(dppp)]+ (1) 在室温下在 UV-A 光下可以很容易地光转化为中间聚体-[Cr(CO)3(κ1-dppp)(κ2-dppp)]+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