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uCl3(H2O)(1H-imidazole)(DMSO)] | 852178-7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uCl3(H2O)(1H-imidazole)(DMSO)]
英文别名
——
[RuCl3(H2O)(1H-imidazole)(DMSO)]化学式
CAS
852178-71-3
化学式
C5H12Cl3N2O2RuS
mdl
——
分子量
371.657
InChiKey
CIQWUBDCPDVFHY-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Control of ligand-exchange processes and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antimetastatic Ru(iii) complex NAMI-A by interactions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摘要:
    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研究了抗转移的Ru(III)咪唑复合物[trans-RuCl4(1H-咪唑)(DMSO-S)](NAMI-A)在生理条件下的行为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在pH值为7.4的生理缓冲液中,这些实验表明DMSO配体迅速被水取代,随后形成其他五种Ru(III)复合物,显示出进一步的水合过程。虽然在缓冲液中24小时后可见单核Ru(III)复合物的EPR谱,但第一水合步骤后总体信号强度的显著下降表明形成了氧桥联的Ru(III)低聚物。与hsA的共孵育显示通过疏水作用非常迅速地与蛋白质结合。随后通过配体与蛋白质侧链的交换进行配位,可能与组氨酸咪唑和其他至少一个特定位点结合。当该复合物在人血清中共孵育时也观察到类似行为,表明hsA结合在体内主导物种的形成。将抗坏血酸加入缓冲液中的NAMI-A中会导致定量还原,产生EPR静默的Ru(II)复合物。然而,当该复合物通过配位与hsA结合时,这一过程被阻止。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通过防止低聚化和维持氧化态,hsA在静脉治疗NAMI-A后体内物种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形成了与蛋白质结合的单核Ru(III)物种。
    DOI:
    10.1039/c0dt01168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