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μ-η3-PhCCCH2)(μ-Cl)Pd2(triphenylphosphine)2 | 172162-3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μ-η3-PhCCCH2)(μ-Cl)Pd2(triphenylphosphine)2
英文别名
——
(μ-η3-PhCCCH2)(μ-Cl)Pd2(triphenylphosphine)2化学式
CAS
172162-31-1
化学式
C45H37ClP2Pd2
mdl
——
分子量
888.029
InChiKey
OHNAFFDRUMCSTI-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μ-η3-PhCCCH2)(μ-Cl)Pd2(triphenylphosphine)2 、 sodium bromide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6%的产率得到(μ-η3-PhCCCH2)(μ-Br)Pd2(triphenylphosph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在 Pd-Pd 键上的 μ-η3-烯丙基/炔丙基配体的中心碳处亲电加成形成碳-碳键
    摘要:
    mu-eta(3)-allenyl/propargyldipalladium 配合物是通过相应的eta(1)-allenyl-或eta(1)-propargylpalladium 配合物与Pd(2)(dba)(3) 反应合成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双核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其中两个钯、三个碳、两个磷和一个卤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这些双核配合物与亲电子试剂(例如 HCl 或 AcCl)在 mu-eta(3)-烯丙基/炔丙基配体的中心碳上反应,生成 mu-eta(3)-乙烯基碳烯二钯配合物。分子内反应顺利进行,定量得到环化产物。添加催化量的钯(0)络合物显着加速了碳-碳键的形成。
    DOI:
    10.1021/ja003754m
  • 作为产物:
    描述:
    η1-PhCCCH2 bistriphenylphosphine palladium chloride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 chloroform complex 、 η1-PhCCCH2 bistriphenylphosphine palladium chloride 以 氘代氯仿 为溶剂, 以100%的产率得到(μ-η3-PhCCCH2)(μ-Cl)Pd2(triphenylphosphine)2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在 Pd-Pd 键上的 μ-η3-烯丙基/炔丙基配体的中心碳处亲电加成形成碳-碳键
    摘要:
    mu-eta(3)-allenyl/propargyldipalladium 配合物是通过相应的eta(1)-allenyl-或eta(1)-propargylpalladium 配合物与Pd(2)(dba)(3) 反应合成的。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双核配合物具有独特的结构,其中两个钯、三个碳、两个磷和一个卤原子在同一平面上。这些双核配合物与亲电子试剂(例如 HCl 或 AcCl)在 mu-eta(3)-烯丙基/炔丙基配体的中心碳上反应,生成 mu-eta(3)-乙烯基碳烯二钯配合物。分子内反应顺利进行,定量得到环化产物。添加催化量的钯(0)络合物显着加速了碳-碳键的形成。
    DOI:
    10.1021/ja003754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termolecular propargyl/allenyl group transfer from Pd(II) to Pt(0) and Pt(II) to Pd(0). Key reaction in metal-catalyzed isomerization between propargyl and allenyl metal complexes
    作者:Sensuke Ogoshi*、Takuma Nishida、Yoshiaki Fukunishi、Ken Tsutsumi、Hideo Kurosawa*
    DOI:10.1016/s0022-328x(00)00787-7
    日期:2001.2
    Isomerization of phenyl-substituted propargylplatinum(II) complex, trans-Pt(CH2CCPh)(Cl)(PPh3)2 (1) to allenyl complex, trans-Pt(CPhCCH2)(Cl)(PPh3)2 (2) was found to be catalyzed by zerovalent complex Pd(PPh3)4.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to proceed through the transfer of the propargyl/allenyl ligand both from Pt(II) to Pd(0) and Pd(II) to Pt(0). The former transfer, which seemingly has a thermodynamic
    基取代propargylplatinum的异构化(II)配合物,反式(CH 2 CCPh)(CL)(PPH 3)2(1)到丙二烯基配合物,反式-Pt(CPhCCH 2)(Cl)的发现(PPh 3)2(2)被零价络合物Pd(PPh 3)4催化。建议该反应通过将炔丙基/丙基配体既从Pt(II)转移到Pd(0),又从Pd(II)转移到Pt(0)而进行。显然已证实发生了前一种转移,该转移似乎具有热力学缺点。Pd(PPh)治疗13)4或Pd的混合物2(DBA)3和PPH 3导致的Pd的形成(I)络合物,2(μ-PhCCCH 2)(μ-Cl)的(PPH 3)2,其位于平衡与炔丙基/丙基(II)和(0)配合物的混合物。
  • Ogoshi, Sensuke; Tsutsumi, Ken; Ooi, Motohir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5, vol. 117, # 41, p. 10415 - 10416
    作者:Ogoshi, Sensuke、Tsutsumi, Ken、Ooi, Motohiro、Kurosawa, Hide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相关结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