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 | 1254575-1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
英文别名
[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Cu(POP)(CH3CN)2]BF4;[Cu(bis(2-(diphenylphosphanyl)phenyl) ether)(acetonitrile)2][BF4]
[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化学式
CAS
1254575-15-9
化学式
BF4*C40H34CuN2OP2
mdl
——
分子量
771.021
InChiKey
XFPNBBHXYAPFR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6,6'-四甲基-2,2'-联吡啶[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乙腈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Cu(I)(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4,4′,6,6′-tetramethyl-2,2′-bipyridyl)][BF4]
    参考文献:
    名称:
    取代的[Cu(i)(POP)(联吡啶基)]和相关配合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 ‡
    摘要:
    一系列杂合剂的合成及随后的光谱,电化学,光物理和计算表征 铜(I)通式的配合物:[CuPOP { 4,4 '(R) -联吡啶基}] [BF 4 ]和[CuPOP { 4,4 ',6,6 '(R) -联吡啶基}] [BF 4 ]中描述了(流行音乐 = 双{2-(二苯基膦烷基)苯基}醚; R = Me,CO 2 H,CO 2 Et。POP配体施加的空间位阻可阻止MLCT激发或氧化时向方形平面几何结构的畸变,这是在POP上不同取代基的背景下进行的。联吡啶配体。所获得的见识为功能设计开辟了新途径铜(I) 适用于光物理和光电化学应用的系统,例如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敏化剂。
    DOI:
    10.1039/c0dt00190b
  • 作为产物:
    描述:
    tetrakis(acetonitrile)copper(I)tetrafluoroborate 、 双(2-二苯基磷苯基)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70%的产率得到[Cu(bis[2-(diphenylphosphino)phenyl]ether)(CH3CN)2]BF4
    参考文献:
    名称:
    动态电致发光金属聚合物的温度和电压诱导配体重排
    摘要:
    在双齿膦配体存在下,通过在铜(I)模板周围线性二胺和二醛亚组分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含动态共价金属的聚合物。在溶液中,红色聚合物在加热时会发生溶胶-凝胶转变,从而形成黄色凝胶,根据所使用的溶剂,该过程可以是可逆的或不可逆的。当制成发光电化学电池(LEC)时,聚合物会在低压下发射红外光。随着电压的增加,观察到发射波长的蓝移,直到发射出黄光为止,该过程随着电压的降低而随着时间逐渐反转。推测这些明显不同的响应所基于的机理是由于聚合物中磷化氢铜配合物的损失。
    DOI:
    10.1002/anie.2014041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ononuclear and dinuclear heteroleptic Cu(I) complexes based on pyridyl-triazole and DPEPhos with long-lived excited-state lifetimes
    作者:Claudia Bizzarri、Andreas P. Arndt、Stephan Kohaut、Karin Fink、Martin Nieger
    DOI:10.1016/j.jorganchem.2018.07.013
    日期:2018.9
    A mononuclear and two dinuclear heteroleptic Cu(I) complex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using the chelating bis [(2-diphenylphosphino)phenyl] ether (DPEPhos) and pyrid-2′-yl-1H-1,2,3-triazole as NˆN chelating ligands. They show good luminescence in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 long-lived excited states. Furthermore, bimolecular quenching experiments of these new complexes with the catalyst
    使用螯合的双[(2-二苯基膦基)苯基]醚(DPEPhos)和吡啶-2'-基-1H -1,2,3-三唑为螯合物,已成功制备了单核和两种双核杂配Cu(I)配合物。ñ ñ的螯合配体。它们在室温下以长寿命激发态在溶液中显示出良好的发光。此外,这些新的配合物与催化剂Ni(cyclam)Cl 2的双分子猝灭实验促进了这类化合物作为光敏剂用于二氧化碳的光还原。
  • 一种蓝或/和绿光发射的单核铜[I]配合物材 料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04844629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绿光发射的单核[I]配合物材料,它的结构通式为,式中,所述为脒类衍生物配体,所述为两个单独的芳香基膦配体或桥联的芳香基膦双齿配体。该[I]配合物为中性[I]配合物,与离子型配合物相比,该中性配合物由于没有抗衡离子的存在,从而使配合物在真空蒸镀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该[I]配合物不存在其它可配位原子,因此不易与周围环境反应转变为离子型[I]配合物,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配合物的发光主要分布在蓝光区、绿光区或蓝绿光区,可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传感器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