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相较于慢性更为来势汹汹,症状明显,让人应接不暇,吃的食物不是吐了就是拉了,一天白干还倒欠“100大卡”,那种 “上吐下泻到虚脱” 的痛苦经历,让人不堪回首。急性肠胃炎的诱因可分为病毒性感染、细菌性感染、寄生虫感染,或是强烈的物理化学因素(如海鲜食物过敏,中毒等)刺激肠胃。症状以腹泻、呕吐、腹痛(脐周或上腹部)、乏力、发热脱水为主。频繁的呕吐和腹泻不仅让人身体极度虚弱,还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不过,了解一些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的常见药物,能在关键时刻缓解症状,帮助我们尽快恢复健康。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感染症状
1.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病原体在急性肠胃炎中占主导部分,根据不同病毒又分为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腺病毒等。诺如病毒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引起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毒性病原体之一,全球50%的急性肠胃炎爆发由其引起,目前尚无特效药和专门的治疗手段。通常冬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的疫情爆发期,由于其传播途径多样且较易实现的特点,常以聚集性或爆发疫情的形式出现,喷射性呕吐症状明显。
2.细菌性感染
细菌性肠胃炎主要是因为摄入不卫生的饮食导致,发病原因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旅行性腹泻等。以夏季为高发期,由于夏季温度、湿度较高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且人们在夏天喜爱生冷食物,和冷饮,其细菌量通常更高,更易患肠胃炎。
3.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虫能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引起人兽共患病,人感染后容易引起急性腹泻,且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出现慢性腹泻、腹痛、肠胃胀气、易疲乏等不适症状。贾第虫还能改变宿主肠道微生物组成,引起过敏反应、食物不耐受等。
使用药物
因此在季节交替,炎热夏季时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针对急性肠胃炎,可使用以下几类药物:
止吐药物:缓解胃部不适
甲氧氯普胺:
作为一种常用的止吐药,甲氧氯普胺能有效抑制中枢催吐化学感受区(CTZ)的多巴胺受体,从而发挥强大的止吐作用。它不仅可以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排空,减轻胃部胀满不适。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 5 - 10 毫克,每日 3 次。但需注意,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肌肉震颤、头向后倾、斜颈等,一旦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告知医生。
昂丹司琼:
昂丹司琼主要作用于 5 - 羟色胺 3(5 - HT3)受体,通过阻断 5 - HT3 受体来抑制呕吐反射。它对于化疗、放疗引起的呕吐以及术后恶心呕吐都有很好的疗效,在治疗急性肠胃炎导致的呕吐方面也表现出色。其副作用相对较少,常见的可能有头痛、便秘、腹泻等,但大多症状较轻,患者一般都能耐受。成人通常口服剂量为 8 毫克,每 8 小时 1 次。
止泻药物:控制腹泻症状
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是一种天然的蒙脱石微粒粉剂,它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进入肠道后,能迅速吸附肠道内的病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同时还能固定消化道内的气体,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蒙脱石散还能覆盖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少肠道受到的刺激,从而达到止泻的效果。用法为将适量蒙脱石散倒入 50 毫升温水中,搅拌均匀后口服。成人每次服用 1 袋(3 克),一日 3 次。儿童用量需根据年龄和体重适当调整。由于蒙脱石散不被肠道吸收,安全性较高,适合大多数患者使用。
药用炭:
药用炭是一种多孔性的黑色粉末,其表面积巨大,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它能够吸附肠道内的气体、细菌、病毒、毒素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减少这些物质对肠道黏膜的刺激,从而缓解腹泻症状。药用炭一般每次口服 1 - 3 克,一日 3 次。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它在吸附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可能吸附一些营养物质和药物,所以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需服用其他药物,应间隔 1 - 2 小时。
抗感染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需遵医嘱使用)
诺氟沙星:
如果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常见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在明确病原菌后,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它能够抑制细菌 DNA 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 DNA 复制,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常用于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一般成人每次口服 0.3 - 0.4 克,一日 2 次。但需注意,诺氟沙星可能会影响软骨发育,18 岁以下未成年人禁用。同时,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以及头晕、头痛、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左氧氟沙星:
针对急性肠胃炎,可使用左氧氟沙星,其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适合于肠杆菌科细菌,如克雷伯菌属、嗜肺军团菌、大肠埃希菌等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此外,对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也有抗菌作用。
黄连素(盐酸小檗碱):
黄连素是从黄连、黄柏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肠道致病菌,如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它不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等多种途径发挥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作用。成人每次口服 0.1 - 0.3 克,一日 3 次。黄连素相对较为安全,副作用较少,常见的可能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等,停药后症状多可自行消失。
此外,针对呕吐和腹痛等症状也可服用达喜片、吗丁啉,阿托品等,严重腹泻者应禁食,同时给予水电解质的补充,避免电解质失衡,引起脱水。口服蒙脱石散可缓解腹泻症状,与其他药物合用,疗效更优,研究表明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可缩短急性肠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提高疗效,减少大便次数,降低大便症状评分,提高免疫功能。
当遭遇急性肠胃炎 “上吐下泻到虚脱” 的情况时,这些常见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治疗疾病。但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药物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尤其是对于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发热、脱水等并发症的患者,更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切勿自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在患病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清淡饮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