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rCl(CO)dppp]2 | 106566-1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rCl(CO)dppp]2
英文别名
——
[IrCl(CO)dppp]<sub>2</sub>化学式
CAS
106566-10-3;66125-36-8
化学式
C56H52Cl2Ir2O2P4
mdl
——
分子量
1336.27
InChiKey
WJVLWKNSEOYJBE-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rCl(CO)dppp]2 在 O2 作用下, 生成 {Cl2(CO)2(O2)2(μ-(diphenylphosphinomethyl)2CH2)2 diiridium}
    参考文献:
    名称:
    Balch, Alan L.; Davis, Brian J.; Olmstead, Marilyn M., Inorganic Chemistry, 1989, vol. 28, # 16, p. 3148 - 3153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醇 在 IrCl(CO)(rac-BINAP) 、 sodium hydride 作用下, 以 甲苯均三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IrCl(CO)dppp]2
    参考文献:
    名称:
    铱催化伯醇脱氢脱羰的实验和理论机理研究
    摘要:
    通过实验和计算研究了铱-BINAP 催化伯醇脱氢脱羰并释放分子氢和一氧化碳的机理。该反应通过串联催化通过两个催化循环进行,包括醇的脱氢和所得醛的脱羰。方形平面复合物 IrCl(CO)(rac-BINAP) 是从 [Ir(cod)Cl]2、rac-BINAP 和苯甲醇之间的反应中分离出来的。该复合物具有催化活性,可用于研究催化循环中的各个步骤。一个一氧化碳配体显示出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与铱保持配位,并且表明从二羰基络合物中释放出一氧化碳。IrH2Cl(CO)(rac-BINAP) 也被合成并在苯甲醇的脱氢中检测到。在同一个实验中,从脱氢过程中 HCl 的释放以及随后与 IrCl(CO)(rac-BINAP) 的反应中检测到 IrHCl2(CO)(rac-BINAP)。这表明氯化物被醇取代以形成方形平面铱烷氧配合物,该配合物可以进行β-氢化物消除。脱羰的 KIE 为 1.0,整个反应的 KIE 为
    DOI:
    10.1021/ja510694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phosphine complexes of iridium(I), palladium(II), and platinum(II)
    作者:Alan R. Sanger
    DOI:10.1039/dt9770001971
    日期:——
    Diphosphines Ph2P[CH2]nPPh2(n= 1–4) form novel trans-carbonyl complexes of IrI of stoicheiometry[Ir(CO)Cl(diphosphine)}m] in which the diphosphine (n= 1,3, or 4) bridges the metal atoms. Contrary to a previous postulate, the complex of Ph2P[CH2]2PPh2 is [Ir(CO)Ph2P(CH2)2PPh2}2][Ir(CO)2Cl2]. The diphosphine complexes of PdII and PtII, some of which are described for the first time, are each of cis
    二膦Ph 2 P [CH 2 ] n PPh 2(n = 1-4)形成化学计量学的Ir I的新型反式羰基络合物[Ir(CO)Cl(diphosphine)} m ],其中二膦(n = 1 ,3或4)桥接属原子。与先前的假设相反,Ph 2 P [CH 2 ] 2 PPh 2的络合物为[Ir(CO)Ph 2 P(CH 2)2 PPh 2 } 2 ] [Ir(CO)2 Cl 2 ]。二膦配合物II和Pt II,其中一些是首次描述,均为顺式几何。在每种情况下,Ph 2 P [CH 2 ] 2 PPh 2螯合属,并且该络合物是单核的,但是Ph 2 P [CH 2 ] 4 PPh 2桥接三核络合物的属原子。二膦Ph 2 P [CH 2 ] 3 PPh 2螯合了Pd II,但形成了Pt II的桥联络合物。当将由螯合配体对向的角度PMP超过90°时,将发生由二膦配体的桥接。
  • Fisher, Barbara J.; Eisenberg, Richard, Inorganic Chemistry, 1984, vol. 23, # 20, p. 3216 - 3222
    作者:Fisher, Barbara J.、Eisenberg, Richar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