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催化剂[V(NAr)(L)(OR)](Ar = p-甲苯基、p-ClC6H4、p-(OMe)C6H4、p-(CF3)C6H4;R = t-Bu、i-Pr、n-Pr、Et、C(CH3)(CF3)2)由[V(NAr)(OR)3]和双酚 2,2â²-CH3CH[4,6-(t-Bu)2C6H2OH]2 (LH2) 反应制备而成,收率良好。Ar = p-甲苯基,R = t-Bu (1),R = C(CH3)(CF3)2 (2)和 Ar = p-ClC6H4,R = t-Bu (3) 衍生物的 X 射线晶体结构测定显示出单体复合物、而使用 R = i-Pr、n-Pr 或 Et 则可得到[V(NAr)(L)(δ-OR)]2(R = i-Pr,Ar = p-甲苯基 (4),p-ClC6H4 (5),p-(CF3)C6H4 (6),p-(OMe)C6H4 (7))形式的烷氧基桥接二聚体结构;R=正-Pr,Ar=对甲苯基(8),对-(CF3)C6H4(9);R=Et,Ar=对-ClC6H4(10),对甲苯基(11))。当在 ETA(三氯乙酸乙酯)存在下用 DMAC(二甲基氯化铝)处理时,络合物 1â11 会产生高活性乙烯聚合催化剂,活性范围在 38â800 至 75â200 g mmolâ1 hâ1 barâ1 之间。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在 37â000 至 411â000 g molâ1 之间,分子量分布在 2.2 至 4.7 之间。研究了对位芳酰亚胺取代基和氧化烷基 OR 的性质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对于δ-己内酯聚合,单核 1â3 的转化率较低(â¤25%;2 为 0%),而使用二聚物 4â11 的转化率较高(41â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