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h(η-C3H5)(PEt3)2] | 79470-68-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h(η-C3H5)(PEt3)2]
英文别名
[(PEt3)2Rh(η3-allyl)];[(PEt3)2Rh(η3-C3H5)]
[Rh(η-C3H5)(PEt3)2]化学式
CAS
79470-68-1
化学式
C15H35P2Rh
mdl
——
分子量
380.296
InChiKey
HLSUMFUVIIHBR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ido-C2B10H12}(2-) 、 [Rh(η-C3H5)(PEt3)2]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0%的产率得到[2-H-2,2-(Et3P)2-1,6,2-C2RhB7H9]
    参考文献:
    名称:
    闭合碳-Carbametallaboranes与来自直接插入金属-氢键蛛网膜下腔-carbaboranes:的分子结构[2-H-2,2-(ET 3 P)2 -1,6,2-C 2的CoB 7 ħ 9 ]和[2-H-2,2-(Et 3 P)2 -1,6,2-C 2 RhB 7 H 9 ]和最不寻常的结晶学重合
    摘要:
    在蛛网膜下腔-carbaborane 1,3-C 2乙7 ħ 13下与[Co(PET进行反应3)4 ],并用的[Rh(η -C 3 ħ 5)(PET 3)2 ],得到分别[2- H-2,2-(Et 3 P)2 -1,6,2-C 2 -CoB 7 H 9 ]和[2-H-2,2-(Et 3 P)2 -1,6,2- C 2 RhB 7 H 9 ];这两个结构都由X建立射线衍射研究,尽管它们在几乎相同的晶胞和相同的空间群中结晶,但它们并非同构。
    DOI:
    10.1039/c39810000653
  • 作为产物:
    描述:
    [Rh(PEt3)2[κ1:η2-OCMePhCH2CH=CH2]]三乙基膦氘代苯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Rh(η-C3H5)(PEt3)2]
    参考文献:
    名称:
    末端烷氧基配体和配位烯烃之间的碳-氧键形成。烯烃插入铑醇盐的证据
    摘要:
    报道了一系列通过分子内烯烃配位稳定的双(膦)铑(I)醇盐的制备和反应性。{Rh(PEt3)2[kappa1:eta2-OCRR'(CH2)nCH=CH2]} (n = 1, 2) 通过 {Rh(PEt3)2[N(SiMe3)2]} 的醇解制备醇 HOCRR'(CH2)nCH=CH2。原位生成的 {Rh(PEt3)2[kappa1:eta2-OCRR'(CH2)2CH=CH2]} 在环境温度下不稳定,在添加的 PEt3 存在下分解,得到 2,2-二取代-5-亚甲基四氢呋喃和 [(PEt3)4Rh-H] 的产率很高。动力学和氘标记结果支持通过将烯烃直接插入 Rh-O 键,然后快速消除 β-氢化物来实现合成氧化途径。相比之下,{Rh(PEt3)2[kappa1:eta2-OCRR'CH2CH=CH2]}被分离为稳定的晶体,并且Rh-烯烃相互作用由X-射线结构证明。这些复合物的加热产生 [Rh(PEt3)2(eta2-allyl)]
    DOI:
    10.1021/ja063347w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ransfer of Amido Groups from Isolated Rhodium(I) Amides to Alkenes and Vinylarenes
    作者:Pinjing Zhao、Christopher Krug、John F. Hartwig
    DOI:10.1021/ja052473h
    日期:2005.8.1
    group to the olefin and to form the ketimine Ph(Me)C=N(p-tol) (4a) in 48-95% yields. The dinuclear amido hydride (PEt(3))(4)Rh(2)(mu-NHAr)(mu-H) (Ar = p-tolyl) (5a) was formed from reaction of 2a in 95% yield, and a mixture of this dimeric species and the (PEt(3))(n)RhH complexes with n = 3 and 4 was formed from reaction of 3a in a combined 75% yield. Propene reacted with 2a to give Me(2)C=N(p-tol) (4b)
    单体和二聚的 (I) 酰胺配合物与未活化的烯烃反应生成亚胺。(PEt(3))(2)RhN(SiMePh(2))(2)} (1a) 或其 -N(SiMe(3))(2) 类似物 1b 与对甲苯胺的转反应得到二聚体 [( PEt(3))(2)Rh(mu-NHAr)](2) (Ar = p-tolyl) (2a) 分离产率为 80%。2a 与 PEt(3) 反应生成单体 (PEt(3))(3)Rh(NHAr) (Ar = p-tolyl) (3a)。PEt(3)-连接的芳基酰胺2a和3a与苯乙烯反应以将酰胺基转移到烯烃并以48-95%的产率形成酮亚胺Ph(Me)C=N(p-tol) (4a)。双核酰氢化物 (PEt(3))(4)Rh(2)(mu-NHAr)(mu-H) (Ar = p-tolyl) (5a) 由 2a 以 95% 的产率反应形成,并且该二聚体物质与 n = 3 和 4 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