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Ir2(mpqx)4Cl2] | 895169-94-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r2(mpqx)4Cl2]
英文别名
(Ir(2,3-di-p-tolyl benzo[g]quinoxaline(-1H))2)2(μ-Cl)2
[Ir<sub>2</sub>(mpqx)<sub>4</sub>Cl<sub>2</sub>]化学式
CAS
895169-94-5
化学式
C104H76Cl2Ir2N8
mdl
——
分子量
1893.15
InChiKey
ZZJPEXQFJOSNBH-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Ir2(mpqx)4Cl2]2-(5-(三氟甲基)-1H-吡唑-3-基)吡啶 在 Na2CO3 作用下, 以 乙二醇甲醚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Ir(III)(2,3-di-p-tolyl benzo[g]quinoxaline(-1H))2(3-trifluoromethyl-5-(2-pyridyl)pyrazo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衍生自苯并喹喔啉的配体的新型铱 (III) 配合物的室温 NIR 磷光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带有来自苯并喹喔啉的配体的新型铱 (III) 配合物 (1??5)。1 的 X 射线结构分析揭示了 Ir 原子周围扭曲的八面体几何形状,其中吡唑啉螯合物位于苯并喹喔啉的顺式碳供体原子对面,而苯并喹喔啉配体采用日蚀构型及其配位的氮原子和碳分别采用反式和顺式定向。配合物 1??5 表现出中等的 NIR 磷光,峰值最大值位于 910??930 nm 附近。在 TDDFT 方法的支持下,转变主要涉及苯并喹喔啉 3π??π* 配体内电荷转移 (ILCT) 和金属 (Ir) 到苯并喹喔啉电荷转移 (MLCT),其中的光谱学和弛豫动力学已得到彻底研究。
    DOI:
    10.1139/v05-253
  • 作为产物:
    描述:
    iridium(III) chloride 、 2,3-di-p-tolylbenzo[g]quinoxaline乙二醇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32.5%的产率得到[Ir2(mpqx)4Cl2]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采用橙色光激发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一种采用橙色光激发铱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配合物应用于抗宫颈癌的光动力治疗具有较强的疗效,在595nm的长波长橙色光源光照条件下可以破坏NADP+/NADPH氧化还原平衡引起细胞死亡,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能力(IC50=0.34μM)。对于研究具有长波长吸收、高效低毒的金属配合物光敏剂有重要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开发新型的抗宫颈癌金属药物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公开号:
    CN113603740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ionic Ir <sup>III</sup> Emitters with Near‐Infrared Emission Beyond 800 nm and Their Use in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作者:Guan‐Yu Chen、Bo‐Ren Chang、Ting‐An Shih、Chien‐Hsiang Lin、Chieh‐Liang Lo、Yan‐Zhi Chen、You‐Xuan Liu、Yu‐Ru Li、Jin‐Ting Guo、Chin‐Wei Lu、Zu‐Po Yang、Hai‐Ching Su
    DOI:10.1002/chem.201805902
    日期:2019.4.11
    Solid‐state nearinfrared (NIR) light‐emitting devices have recently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NIR light sources that can penetrate deep into human tissue and are suitable for bioimaging and labeling. In addition, solid‐state NIR light‐emitting electrochemical cells (LECs) have shown several promising advantages over NI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OLEDs). However, among the reported NIR
    固态近红外(NIR)发光设备最近受到了相当大的关注,因为NIR光源可以深入人体组织并适合于生物成像和标记。此外,与NIR有机发光器件(OLED)相比,固态NIR发光电化学电池(LEC)表现出若干有希望的优势。但是,在已报道的基于离子过渡属配合物(iTMC)的NIR LEC中,目前尚没有基于的LEC出现接近或高于800 nm的NIR电致发光(EL)峰。在本报告中,我们演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调整基iTMC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最低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以产生NIR发射。NIR1 – NIR6,其中2,3-二苯基苯并[ g ]喹喔啉部分主要负责HOMO能级和2,2'-联喹啉,2-(喹啉-2-基)喹唑啉和2,2'-联苯并胺[ d ]噻唑部分主要控制LUMO能级。所有的配合物都显示出NIR光,最大发射波长可达850 nm,并已被用作LEC中的组分,在EL器件中显示出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