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ethylpyridin-4(1H)-ylidene)amino)methylene)bis(phosphonic acid) | 1198228-9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ethylpyridin-4(1H)-ylidene)amino)methylene)bis(phosphonic acid)
英文别名
——
(((1-ethylpyridin-4(1H)-ylidene)amino)methylene)bis(phosphonic acid)化学式
CAS
1198228-93-1
化学式
C8H14N2O6P2
mdl
——
分子量
296.156
InChiKey
DGUUYCFPZWSJN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05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132.35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N’-bis(pyridine-4-yl)formamidine亚磷酸二乙酯盐酸 作用下, 以81%的产率得到(((1-ethylpyridin-4(1H)-ylidene)amino)methylene)bis(phospho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深入了解三组分缩合生成氨基亚甲基双膦酸酯的机理
    摘要:
    伯胺,亚磷酸二乙酯和原甲酸三乙酯的三组分反应,然后加合物的酸水解,以良好的收率提供了N-取代的氨基亚甲基双膦酸。它用途广泛,通常用于制备具有潜在抗骨质疏松,抗菌,抗癌,抗寄生虫或除草活性的化合物。但是,反应机理仍然未知。p-硝基苯胺已被发现是阐明这一问题的有趣工具。它的使用可以分离和鉴定出四种不含磷和含磷的中间体,随后提示了整个过程的机理。获得的知识有助于解释使用4-氨基吡啶进行更复杂反应的路线和最终产物结构。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吡啶氮原子的另外的烷基化,导致意外的N-(1-烷基吡啶-4-氨基)亚甲基双膦酸。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9.07.02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