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hlor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1+) | 47805-9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hlor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1+)
英文别名
——
chlor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1+)化学式
CAS
47805-97-0
化学式
C34H33ClP3Pd
mdl
——
分子量
676.43
InChiKey
NWANNIIYDRRMEU-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N-二甲基甲酰胺 、 sodium 2,4,6-trimercapto-1,3,5-triazinate nonahydrate 、 chlor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1+)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以48%的产率得到Pd[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2,4,6-trimercaptotriazine dianion)*0.5H2O*0.25(DMF)
    参考文献:
    名称:
    由2,4,6-三巯基三嗪(H 3 TMT)形成的配合物:[M(PhP(CH 2 CH 2 P(Ph)2)2(HTMT)],M = Ni(II),Pd的合成和结构表征(II),Pt(II)
    摘要:
    Na 3 TMT·9H 2 O(H 3 TMT = 2,4,6-三巯基三嗪)与M(PPP)Cl 2,PPP = PhP(CH 2 CH 2 PPh 2)2反应,M = Ni,Pd,Pt,得到化合物[M(PPP)(HTMT)]。镍和钯配合物已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PPP在这两个复合体中都是三叉戟。镍配合物具有不规则的三角双锥体构型,其中三嗪是二齿的,通过一个硫和一个氮供体原子配位。钯配合物具有近似正方形的平面几何形状,其中三嗪在平面中形成强Pd-S键,并且在平面上方形成非常弱的Pd-N相互作用。在31铂配合物的P NMR谱类似于钯配合物的谱,这与也具有近似正方形平面结构的Pt配合物一致。可变温度NMR光谱显示,尽管在室温下交换很快,但在低温下溶液中存在镍配合物的两个构象异构体。DFT计算已经证实可能存在两种具有相当稳定性的五坐标异构体。
    DOI:
    10.1016/j.ica.2004.01.040
  • 作为产物:
    描述:
    acetonitrile(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tetrafluoroborate 在 NaOH 作用下, 以 乙醇氯仿乙腈 为溶剂, 生成 chloro(bis(2-(diphenylphosphino)ethyl)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1+)
    参考文献:
    名称:
    方形平面钯(II)配合物与双(2-(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的卤离子对硫醇基-配体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摘要:
    摘要具有平面膦键合配体[Pd(pt)(p3)](BF4)的方平面硫醇钯(II)配合物(p3 =双(2-(2-(二苯基膦基)乙基)苯基膦,pt = 1-丙硫醇盐)已通过31P NMR光谱合成并表征。通过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确定[PdI(p3)] I的固态结构。卤离子与硫醇基-配体取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Pd(pt)(p3)] ++ X-→[PdX(p3)] ++ pt-(X- = Cl-,Br-,I- ),在氯仿中获得如下:k298 = 7.22、1.68和10.1×10-4 s-1,ΔH‡= 67±2、56±2和63±3 kJ mol-1和ΔS‡= -80±7分别为-128±6和-92±11 J mol-1 K-1。将这些动力学结果与三角形-双锥体络合物与类似的膦键合配体的相应反应进行了比较,
    DOI:
    10.1016/s0020-1693(02)0098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