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rans-[Rh(CO)Cl(SbPh3)3] | 39194-7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ans-[Rh(CO)Cl(SbPh3)3]
英文别名
——
trans-[Rh(CO)Cl(SbPh3)3]化学式
CAS
39194-71-3
化学式
C55H45ClORhSb3
mdl
——
分子量
1225.57
InChiKey
QAFZWMVSPOTDPU-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Rh(SbPh 3)3(CO)X(X = Cl,Br)与有机炔丙基化合物的反应。rhodiadiacyclopent-3-ene-2-one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反应活性
    摘要:
    五坐标铑(I)配合物锑化氢的Rh(灰飞虱3)3(CO)X(X =氯(1),溴(2)),与HCCCH反应2 Y(Y =氯,溴,在职培训计划,OB的)在CH 2氯2在环境温度下,得到η 1 -allenyl的Rh(灰飞虱3)2(CO)X(Y)(η 1 -CHCCH 2)(X =氯,Y =在职培训计划(3a中),OB中(图3b); X = Y = Br的(图3c))和rhodiacyclopent -3-烯-2-酮的Rh(灰飞虱3)3 Cl(上η 2 -C(O)CHC(Cl)的CH 2)(5a)和Rh(灰飞虱3)3 Br(上η 2 -C(O)CHC(X或Y)CH 2)(X或Y =氯(5B),溴(5C))的产品。的Rh(灰飞虱的相应的反应3)3(CO)与MeCCCHX 2 ý得到η 1 -propargyl的Rh(灰飞虱3)2(CO)氯硅烷(OTS)(η 1 -CH 2 CCMe)(
    DOI:
    10.1016/s0022-328x(01)00879-8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苯基锑 、 di(rhodium)tetracarbonyl dichloride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95%的产率得到trans-[Rh(CO)Cl(SbPh3)3]
    参考文献:
    名称:
    铑的四个和五个配位羰基锑锭配合物的平衡,固态行为和反应。反式-[Rh(Cl)(CO)(SbPh3)2],反式-[Rh(Cl)(CO)(SbPh3)3]和反式[Rh(I)2(CH3)(CO)( SbPh3)2]
    摘要:
    摘要四坐标反式-[Rh(Cl)(CO)(SbPh 3)2](1)和五坐标反式-[Rh(Cl)(CO)(SbPh 3)3]()的晶体结构报告了2)以及意外的氧化加成产物反式-[Rh(I)2(CH 3)(CO)(SbPh 3)2](3),该反应是2与CH 3 I的反应获得的。五坐标配合物的形成常数在二氯甲烷,苯,乙醚,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确定为163±8、363±10、744±34、1043±95和1261±96 M -1。虽然配位溶剂有助于五配位络合物的形成,但是由于有利的低结晶能,所以可以从二乙醚中获得四配位络合物。斯蒂宾碱配体形成五配位铑(I)配合物的趋势主要归因于这些系统中缺乏电子的金属中心,而空间效应的贡献较小。在三个晶体学研究中,SbPh 3配体的平均有效锥角确定为139°,单个值范围为133至145°。
    DOI:
    10.1016/s0020-1693(01)00807-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Sb: Org.Comp.1, 1.1.1.1.6.4.4, page 55 - 78
    作者:
    DOI:——
    日期:——
  • Garrou, Philip E.; Hartwell, George E., Inorganic Chemistry, 1975, vol. 14, # 1, p. 194 - 197
    作者:Garrou, Philip E.、Hartwell, George 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