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钒酸铵是白色乃至淡黄色结晶粉末,相对密度为2.326,有毒。对水的溶解度,以重量计,15℃为5.18%,32℃为10.4%。在常温下虽不溶于乙醇和乙醚,但加热可稍溶,由于热分解将失掉氨和水而变为五氧化二钒。NH4VO3→V2O5+2NH3+H2O
若加热过急时,会出现有一部分氨分子残存在结晶中造成分解不完全的情况。要以得到纯五氧化二钒为目的,购买市场上的五氧化二钒还不如用偏钒酸铵进行热分解,这样纯度会更好一些。

不同温度(℃)时每100毫升水中的溶解克数:
0.48g/20℃;0.84g/30℃;1.32g/40℃;2.42g/60℃
本品为对机体有多种影响的毒物,能引起血液循环、呼吸器官、神经系统、新陈代谢等各方面的变化。常使人患有结膜炎、鼻黏膜炎、支气管炎,偶尔患有胃炎。出现皮肤苍白、舌呈蓝黑色、咳嗽、呼吸困难、胸痛、支气管痉挛、手指颤动等症状。预防措施使用防毒口罩以保护呼吸器官。在生产及应用过程中,要防止粉尘的产生和排泄。要有全面通风设备和局部地点的掩蔽设备。进行粉碎时要把材料喷湿。定期体检。
化学性质
偏钒酸铵,化学式 NH4VO3。分子量116.98。白色或略带淡黄色结晶粉末。 微溶于冷水、热乙醇和乙醚,溶于热水及稀氢氧化铵。其水溶液很快变黄。在真空中加热至135℃开始分解,超过210℃则形成钒的低价氧化物V2O3及V2O4。在空气中灼烧变成五氧化二钒。
用途
白色主要用做化学试剂、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陶瓷工业广泛用做釉料。也可用于制取五氧化二钒。
用途
可用作试剂、催化剂、催干剂、媒染剂等。
用途
用作色层分析试剂、显微染色,测定铜、钡、铬和磷。
生产方法
碱解法:将钒铁粉与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造粒进行焙烧后,与液碱作用生成钒酸钠,清液经浓缩、过滤后,用盐酸中和至Ph7.5~8,过滤,滤液加热到70~80℃,搅拌下加入氯化铵溶液,析出物经离心分离、水洗、干燥,制得偏钒酸铵结晶。其
V2O5?xFe2O3+6NaOH→2Na3VO4+2Fe2O3+3H2O
Na3VO4+2HCl→NaVO3+2NaCI+H2O
NaVO3+NH4Cl→NH4VO3+3NaCl+2NH4OH
干法:向粗制五氧化二钒(钒渣等V2O5总含量为85%~90%) 加碳酸钠,在1000~1300℃进行焙烧,用温水浸取过滤,用硫酸调整滤液的pH值,使Fe,Si,Al沉淀出来并过滤,向滤液加氯化铵使偏钒酸铵沉淀出来,经过滤、分离、洗涤、干燥后即为偏钒酸铵成品。此外,还有向钒酸水溶液加氨水的方法,或向钒酸盐水溶液加固体氯化铵达饱和度以上也可使偏钒酸铵沉淀出来。
类别
有毒物品
毒性分级
剧毒
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58.1 毫克/公斤; 腹腔-小鼠 LD50: 49.9 毫克/公斤
可燃性危险特性
可燃; 受热产生有毒氮氧化物, 钒氧化物和氨烟雾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 与可燃物, 还原剂, 食品分开储运
灭火剂
干粉、泡沫、砂土、二氧化碳
职业标准
TWA 0.05 毫克 (五氧化二钒)/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