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1)-benzyl)bis(trimethylphosphine)palladium(II)(CO)]hexafluorophosphate | 211442-7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1)-benzyl)bis(trimethylphosphine)palladium(II)(CO)]hexafluorophosphate
英文别名
——
[(η(1)-benzyl)bis(trimethylphosphine)palladium(II)(CO)]hexafluorophosphate化学式
CAS
211442-74-9
化学式
C14H25OP2Pd*F6P
mdl
——
分子量
522.684
InChiKey
BQYYXQKFJGERJ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与钯催化的羰基化工艺有关的研究。苄基钯和(苯乙酰基)钯配合物与醇和胺反应形成酯和酰胺的机理
    摘要:
    已制备了具有两个PMe 3或PPh 3配体或dppe配体的苄基钯和(苯基乙酰基)钯配合物(P2-型配合物)作为模型,以研究羰基化反应将卤代苄基转化为单和双羰基化产物的机理。在P2型单膦络合物的叔膦配位体之一的去除,反式-PdCl(COCH 2 PH)(PR 3)2(R =苯基,Me)时,通过用治疗的PdCl 2(PHCN)2导致P1型氯桥联二聚体[PdCl(COCH 2 Ph)(PR 3)] 2,在与仲胺相互作用时裂解,得到胺配位的配合物PdCl(COCH 2 Ph)(PR 3)(NHEt 2)。对(苯基乙酰基)钯配合物与仲胺和醇的反应的研究为操作产生酰胺和酯的不同类型的机理提供了证据。当使用更多碱性仲胺时,酰胺的形成进行得更快。提出该方法通过胺与钯的配位,然后在碱的帮助下对酰基的亲核攻击而进行。另一方面,当使用更多的酸性醇时,由(苯基乙酰基)钯配合物形成的酯更容易进行。酯的形成与通过中间酰基-醇盐配合物进行的反应机理相容。在
    DOI:
    10.1021/om980234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