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ZnOPr-i]4 | 849834-3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ZnOPr-i]4
英文别名
——
[MeZnOPr-i]4化学式
CAS
849834-37-3
化学式
C16H40O4Zn4
mdl
——
分子量
558.051
InChiKey
XCDPMCDPZMWMR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分子基烷氧基烷基锌化合物衍生的氧化锌薄膜的场效应晶体管性能
    摘要:
    溶液处理的氧化锌薄膜来源于不同的有机金属烷氧基烷基锌化合物[Zn(OR 1 )R 2 ] 4 ,并且已经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场效应晶体管(FET)中的性能。讨论了各种残基R 1 或R 2 对有机金属前体分解行为和所得薄膜形貌的影响。FET 的性能可以通过使用氢等离子体进行后处理来提高,从而提高电子载流子迁移率以及稳定的开/关比。
    DOI:
    10.1002/pssa.20102669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离子液体中氧化锌分子前体的低温反应导致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离子凝胶纳米颗粒
    摘要:
    大多数粒子合成方法都基于溶剂中的成核和生长过程。尽管已就控制粒度和形状对封端剂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溶剂的独特作用的理解程度要低得多。与其他极性溶剂相比,例如水,离子液体(ILS)是独特的,因为它们的性质可以精确地通过适当的选择和修饰来精细调整和改性阳离子和阴离子。这使得 ILs 对于粒子合成也很有趣。我们介绍了从分子前体开始在咪唑鎓离子液体中生成氧化锌 (ZnO)。水解的、基于溶胶-凝胶的合成路线适用于获得纳米晶 ZnO。我们通过原位同步加速器广角 X 射线衍射发现,在 ILs 中,具有 α-氮化硼结构的不寻常 ZnO 相在热力学稳定的纤锌矿结晶之前充当中间体。这种特殊的机制导致了具有板状形态的有机-无机杂化 IL/ZnO 纳米颗粒。由于嵌入在 ZnO 基质中的大量 IL,新粒子获得了离子凝胶特性,例如通过阻抗谱探测的离子电导率。
    DOI:
    10.1002/zaac.20160034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ZnO in Organic Solvents - an in Situ Study
    作者:C. Lizandara-Pueyo、M. W. E. van den Berg、A. De Toni、T. Goes、S. Polarz
    DOI:10.1021/ja804071h
    日期:2008.12.10
    ZnO is a metal oxide material which possesses versatile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e, the target-oriented preparation of ZnO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Many preparation techniques involve bottom-up methods from precursor solutions. In the current contribution, a special precursor system is described that enables a fine-control of kinetic parameters for the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ZnO in various organic solvents. A large variety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could be applied in an in situ fashion to probe for the ZnO formation at all times and all length scales. Among the analytical techniques are UV/vis, Raman, Fluorescence, X-ray absorption, H-1 NMR-spectroscopy, dynamic light-scattering, and TEM. Three different regimes for nucleation and growth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identified.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resulting ZnO particle size was investigated.
  • On the Role of Oxygen Defects i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Zinc Oxide
    作者:Sebastian Polarz、Jennifer Strunk、Vladislav Ischenko、Maurits W. E. van den Berg、Olaf Hinrichsen、Martin Muhler、Matthias Driess
    DOI:10.1002/anie.200503068
    日期:2006.4.2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