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室温下,在氯仿中通过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氯代羰基铁(III)--一种具有梯形金属核的新型海明异构体--与咪唑、1-甲基咪唑和 2-甲基咪唑的配位行为。所研究的化合物是氯 12,17-双(乙氧基羰基)-2,3,6,7,11,18-六甲基斑硒铁(III)。在滴定 2-甲基咪唑和咪唑时,分别有和没有中间的单咪唑积累。另一方面,尽管铁(III)-N(1-甲基咪唑)配位键不存在任何立体阻碍,但在与 1-甲基咪唑结合的过程中,却发现积累了大量的中间加合物。这与卟啉络合铁(III)的传统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与卟吩铁(III)结合的单 1-甲基咪唑进行的质子核磁共振分析得出的形成常数与从可见光谱中得到的结果非常相似。EPR 确定了中间体的高自旋铁(III)态。单 1-甲基咪唑中间体的累积可以用羰基烯的收缩核心来解释。狭窄的铁腔减弱了轴向铁-氯键,促进了第一个 1-甲基咪唑的配位。梯形空腔中形成的四个非正交铁(III)-N(吡咯)键进一步干扰了第二个 1-甲基咪唑连接时铁(III)原子进入玢烯平面的运动。单 1-甲基咪唑中间体的积累在铁卟吩铁(III)与溴化物和碘化物的反应中更为明显,这支持了所提出的赤道配位环境变形时铁反应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