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异硫氰基二茂铁 | 36472-46-5

中文名称
1-异硫氰基二茂铁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isothiocyanatoferrocene
英文别名
isothiocyanatoferrocene
1-异硫氰基二茂铁化学式
CAS
36472-46-5
化学式
C11H9FeNS
mdl
——
分子量
243.112
InChiKey
APKHCVNCOOPXP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3,3'-tetra(tert-amyl)benzobis(imidazolylidene) 、 1-异硫氰基二茂铁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89%的产率得到cyclopenta-1,3-diene;2-N-cyclopenta-1,3-dien-1-yl-6-N-cyclopenta-2,4-dien-1-yl-1,3,5,7-tetrakis(2-methylbutan-2-yl)imidazo[4,5-f]benzimidazole-1,7-diium-2,6-dicarboximidothioate;iron(2+)
    参考文献:
    名称:
    间接连接的双(N-杂环碳)双金属配合物:金属金属电子耦合对接头几何形状的依赖性
    摘要:
    1,1',3,3'-四(叔戊基)苯并双(咪唑基亚烷基)(1)与2当量的FcN 3或FcNCS反应制得双加合物[(FcN 3)2(1)](2)或[ (FcNCS)2(1)](3)(Fc =二茂铁)。据我们所知,这些代表了络合物的第一个实例,该络合物包含通过其配体集与N杂环卡宾(NHC)的卡宾原子间接连接的金属。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表明bis(NHC)1促进了二茂铁中心之间2(ΔE = 140 mV),但不是3。我们认为,不同程度的电子相互作用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2中的三氮烯接头与bis(NHC)支架几乎共面,而异硫氰酸酯接头则是正交的(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采用这种“间接连接”策略应能够通过简单地改变NHC和ML n片段之间的有机连接基而不是对其进行完全重新设计来调节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考虑到可以将NHC反应性叠氮化物或异硫氰酸酯基团结合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因此可以预见该方法将有
    DOI:
    10.1021/om9004109
  • 作为产物:
    描述:
    aminoferroceneN,N'-硫羰基二咪唑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1%的产率得到1-异硫氰基二茂铁
    参考文献:
    名称:
    间接连接的双(N-杂环碳)双金属配合物:金属金属电子耦合对接头几何形状的依赖性
    摘要:
    1,1',3,3'-四(叔戊基)苯并双(咪唑基亚烷基)(1)与2当量的FcN 3或FcNCS反应制得双加合物[(FcN 3)2(1)](2)或[ (FcNCS)2(1)](3)(Fc =二茂铁)。据我们所知,这些代表了络合物的第一个实例,该络合物包含通过其配体集与N杂环卡宾(NHC)的卡宾原子间接连接的金属。循环和差分脉冲伏安法表明bis(NHC)1促进了二茂铁中心之间2(ΔE = 140 mV),但不是3。我们认为,不同程度的电子相互作用是由于几何因素造成的:2中的三氮烯接头与bis(NHC)支架几乎共面,而异硫氰酸酯接头则是正交的(通过X射线晶体学测定)。采用这种“间接连接”策略应能够通过简单地改变NHC和ML n片段之间的有机连接基而不是对其进行完全重新设计来调节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考虑到可以将NHC反应性叠氮化物或异硫氰酸酯基团结合到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中,因此可以预见该方法将有
    DOI:
    10.1021/om900410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errocene Derivatives Bearing one and two Isocyanato, Isothiocyanato and Isoselenocyanato Substituents
    作者:Bernd Wrackmeyer、Heidi E. Maisel、Wolfgang Milius、Max Herberhold
    DOI:10.1002/zaac.200800133
    日期:2008.7
    Isocyanato- (1a), 1,1′-di(isocyanato)- (2a), isothiocyanato- (1b), 1,1′-di(isothiocyanato)- (2b), isoselenocyanato- (1c) and 1,1′-di(isoselenocyanato)ferrocene (2c) were prepared and studied by 1H, 13C and 14N NMR spectroscopy. Isocyanatoferrocene (1a) trimerizes upon chromatography on alumina to give 3a. The molecular structures of 2c and 3a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and almost undistorted
    氰酸根合- (1a), 1,1'-二(异氰酸根合)- (2a), 异硫氰酸根合- (1b), 1,1'-二(异硫氰酸根合)- (2b), 异氰酸根合- (1c) 和 1,1' -二(异氰酸根合)二茂铁(2c)被制备并通过1H、13C和14N NMR光谱学进行研究。异氰酸二茂铁 (1a) 在氧化铝色谱上三聚,得到 3a。通过X射线分析确定了2c和3a的分子结构,在两种情况下都发现了几乎未变形的类二茂铁结构。
  • Knox; Pauson; Willison, Organometallics, 1990, vol. 9, # 2, p. 301 - 306
    作者:Knox、Pauson、Willison、Solcaniova、Toma
    DOI:——
    日期:——
  • KNOX, GRAHAM R.;PAUSON, PETER L.;WILLISON, DEBRA;SOLCANLOVA, EVA;TOMA, ST+, ORGANOMETALLICS, 9,(1990) N, C. 301-306
    作者:KNOX, GRAHAM R.、PAUSON, PETER L.、WILLISON, DEBRA、SOLCANLOVA, EVA、TOMA, ST+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