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N-(3-tert-butylsalicylidene)-2'-isopropylanilinato]zirconium(IV) dichloride | 215051-2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N-(3-tert-butylsalicylidene)-2'-isopropylanilinato]zirconium(IV) dichloride
英文别名
bis[N-(3-t-butylsalicylidene)(2-isopropylphenylaminato)]zirconium(IV) dichloride
bis[N-(3-tert-butylsalicylidene)-2'-isopropylanilinato]zirconium(IV) dichloride化学式
CAS
215051-20-0
化学式
C40H48Cl2N2O2Zr
mdl
——
分子量
750.963
InChiKey
UEIIHOIRWRAOQQ-WWKYMZHRSA-J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烯烃聚合的具有两个苯氧基-亚胺螯合配体的锆配合物家族
    摘要:
    发现具有两个苯氧基-亚胺螯合配体双[N-(3-叔丁基水杨亚基)anilinato]锆(IV)二氯化物(1)的锆配合物显示出非常高的乙烯聚合活性,为550 kg聚合物/mmol使用甲基铝氧烷 (MAO) 作为助催化剂,在 25 °C 和大气压下,cat·h 的粘均分子量 (Mv) 值为 0.9 × 104。在相同聚合条件下,这种活性比 Cp2ZrCl2 表现出的活性高 1 个数量级。使用 Ph3CB(C6F5)4/i-Bu3Al 代替 MAO 作为助催化剂产生极高分子量的聚乙烯,Mv 505 × 104,在 50 °C 下的活性为 11 kg 聚合物/mmol cat·h . 该 Mv 值是均相烯烃聚合催化剂显示的最高值之​​一。配合物 1,使用 Ph3CB(C6F5)4/i-Bu3Al 作为助催化剂,提供了一种高分子量乙烯-丙烯共聚物,Mv 109 × 104,在丙烯含量为 20.7 mol%
    DOI:
    10.1021/ja00327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ost-Metallocenes: Catalytic Perfomance of New Bis(salicylaldiminato) Zirconium Complexes for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作者:Shigekazu Matsui、Makoto Mitani、Junji Saito、Naoto Matsukawa、Hidetsugu Tanaka、Takashi Nakano、Terunori Fujita
    DOI:10.1246/cl.2000.554
    日期:2000.5
    New bis(salicylaldiminato) zirconium complexes were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as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catalysts. As a result, we demonstrated that high molecular weight (Mw: 71.6 × 104) and super high activity (2096 kg-PE/mmol-Zr·h) were accomplished by changing the ligand structure.
    我们合成了新型双(水杨醛基)配合物,并将其作为乙烯聚合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配体结构,可以获得高分子量(Mw:71.6 × 104)和超高活性(2096 kg-PE/mmol-Zr-h)。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