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η5-cyclopentadienyl)CrCr2(SC5H5N) | 787619-74-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η5-cyclopentadienyl)CrCr2(SC5H5N)
英文别名
[CpCrCl2(SPyH)]
(η5-cyclopentadienyl)CrCr2(SC5H5N)化学式
CAS
787619-74-3
化学式
C10H10Cl2CrNS
mdl
——
分子量
299.164
InChiKey
MVRRGPHSJMWZBR-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η6-C6Me6)Ru(κ3SSS'-S(C2H4S)2)](η5-cyclopentadienyl)CrCr2(SC5H5N)乙腈 为溶剂, 以62%的产率得到[((η6-C6Me6)Ru(μ-η2:η3-3-thiapentane-1,5-dithiolato))(CpCrCl)][PF6]
    参考文献:
    名称:
    在一个Dithiolato桥的第一实施例(η 6 -C 6我6)的Ru II -Cr 0,II,III的复合物。合成,单晶X射线衍射和电化学研究
    摘要:
    [(HMB)的Ru的相互作用II {η 3 -tpdt)}](1)[HMB =η 6 -C 6我6,TPDT = S(CH 2 CH 2小号- )2以Cr(CO)] 6,[CpCr(CO)3 ] 2,[CpCrCl 2(SPyH)]和[Cp * Cr(CH 3 CN)4 ](PF 6)2(6)生成一系列硫醇盐桥接的Ru-Cr异双金属配合物:即,[{(HMB)的Ru(μ-η 2:η 3 -tpdt)} {的Cr(CO)4 }](3),[{(HMB)的Ru(μ-η 2:η 3 -tpdt)} {CPCR(CO)2 }] [CPCR(CO)3 ](4),[{(HMB)的Ru(μ-η 2:η 3 -tpdt)} {CpCrCl}](PF 6)(5),和[{(HMB)的Ru(μ-η 2:η 3 -tpdt)} {的Cp *铬(MeCN中)}](PF 6)2(8),分别以29%,67%,62%和79%的产率。由[Cp
    DOI:
    10.1021/om700474k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η5-cyclopentadienyl)Cr(CO)2(η2-SC5H4N)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90%的产率得到(η5-cyclopentadienyl)CrCr2(SC5H5N)
    参考文献:
    名称:
    CpCr(CO)2 SPy和CpCr(CO)2 SPym(SPy = C 5 H 4 NS,SPym = C 4 H 3 N 2 S)的合成,X射线结构和质子化研究
    摘要:
    [CPCR(CO)的反应容易3 ] 2(CP =η 5 -C 5 H ^ 5)(1)与一摩尔的2,2'-二硫二吡啶((C的等效5 ħ 4 NS)2(SPY)2)在导致CPCR的暗棕色结晶固体的隔离(CO)环境温度2(η 2 -SPy)(2在约)产率72%。2所经历定量转化到CpCrCl 2(η 1 -SPyH)(3)用HCl。反应1与1摩尔当量的2-巯基嘧啶(C4 ħ 3 Ñ 2 SHHSPym)在导致CPCR(CO)的红褐色结晶固体的隔离环境温度2(η 2 -SPym)(4)和CPCR的绿色固体(CO)3 H(5中的产率)约。分别为42%和46%。4与HCl的反应以及随后在乙腈中的处理导致硫醇酸酯配体的裂解,得到15电子铬(III)物种CpCrCl 2(CH 3 CN)(6)和游离的2-巯基嘧啶。配合物2 - 4已经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来确定。
    DOI:
    10.1016/j.jorganchem.2004.07.02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