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1(N)-((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chloroplatinum(II) | 942479-13-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1(N)-((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chloroplatinum(II)
英文别名
——
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1(N)-((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chloroplatinum(II)化学式
CAS
942479-13-2
化学式
C24H21ClN2O2Pt
mdl
——
分子量
599.976
InChiKey
UDTIEXJAOPPCBU-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otassium bis(3,5-dimethylpyrazol-1-yl)dihydroborate 、 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1(N)-((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chloroplatinum(II)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10.6%的产率得到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2(N,N)-dihydrobis(3,5-dimethylpyrazolyl)borate platin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异效κ2(N,C2)-2-苯基吡啶铂配合物:双(吡唑基)硼酸酯作为辅助配体的用途
    摘要:
    摘要带有正金属化苯基吡啶(基于2-苯基吡啶,3-己氧基-2-苯基吡啶和(4-(吡啶-2-基)-苯基)甲醇)和双(吡唑基)的发光双(吡唑基)硼酸铂(II)配合物硼酸盐配体(用作二氢双(吡唑基)硼酸钾和二氢双(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钾)被合成和表征。通过使K 2 PtCl 4与苯基吡啶配体反应,获得了前体,其被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杂配体。所有双(吡唑基)硼酸铂(II)配合物均已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已经进行了溶液以及在固态下的发光以及寿命测量,以建立结构与发光性质之间的定性关系。这些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受原金属配体的性质支配,最大发射范围为488至551 nm。室温下的发射光谱显示出良好解析的振动电子精细结构和强自旋轨道耦合。对于正在研究的化合物,激发态的混合导致其在微秒范围内的表观寿命(5.7-8.6μs),使这些材料发磷光。这些配合物的
    DOI:
    10.1016/j.ica.2007.02.001
  • 作为产物:
    描述:
    potassium tetrachloroplatinate(II)2-(4-羟甲基苯基)吡啶 为溶剂, 以41.4%的产率得到κ2(N,C(3))-((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κ1(N)-((4-(pyridin-2-yl)phenyl)methanol)chloroplatin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异效κ2(N,C2)-2-苯基吡啶铂配合物:双(吡唑基)硼酸酯作为辅助配体的用途
    摘要:
    摘要带有正金属化苯基吡啶(基于2-苯基吡啶,3-己氧基-2-苯基吡啶和(4-(吡啶-2-基)-苯基)甲醇)和双(吡唑基)的发光双(吡唑基)硼酸铂(II)配合物硼酸盐配体(用作二氢双(吡唑基)硼酸钾和二氢双(3,5-二甲基吡唑基)硼酸钾)被合成和表征。通过使K 2 PtCl 4与苯基吡啶配体反应,获得了前体,其被进一步转化为相应的杂配体。所有双(吡唑基)硼酸铂(II)配合物均已通过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分析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已经进行了溶液以及在固态下的发光以及寿命测量,以建立结构与发光性质之间的定性关系。这些配合物的吸收和发射特性受原金属配体的性质支配,最大发射范围为488至551 nm。室温下的发射光谱显示出良好解析的振动电子精细结构和强自旋轨道耦合。对于正在研究的化合物,激发态的混合导致其在微秒范围内的表观寿命(5.7-8.6μs),使这些材料发磷光。这些配合物的
    DOI:
    10.1016/j.ica.2007.02.0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