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triphenylphosphine)nitrogen(1+)][(μ3-S)2Mn3(CO)9] | 194550-0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triphenylphosphine)nitrogen(1+)][(μ3-S)2Mn3(CO)9]
英文别名
[PPN][S2Mn3(CO)9]
[bis(triphenylphosphine)nitrogen(1+)][(μ3-S)2Mn3(CO)9]化学式
CAS
194550-08-8
化学式
C9Mn3O9S2*C36H30NP2
mdl
——
分子量
1019.63
InChiKey
HSPAZHXOVJXAJB-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羰基镁[bis(triphenylphosphine)nitrogen(1+)][(μ3-S)2Mn3(CO)9]双(三苯基正膦基)氯化铵 在 KOH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30%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系列含硫属元素的羰基碳酸锰盐[E(2)Mn(3)(CO)(9)](-),[E(8)C(2)Mn(2)(CO)的合成和X射线结构)(6)](2-)和[E(2)Mn(4)(CO)(12)](2-)(E = Se,S)。
    摘要:
    SeO(2)与Mn(2)(CO)(10)/ KOH在甲醇溶液中的反应形成三角双锥团簇阴离子[Se(2)Mn(3)(CO)(9)](-)(Ia )。簇Ia也可以通过用Mn(2)(CO)(10)/ KOH在甲醇溶液中以2:1的摩尔比处理Se粉来合成。如果Se以8:1的摩尔比与Mn(2)(CO)(10)/ KOH反应,则会发生脱氧反应以生成新型簇[Se(8)C(2)Mn(2)(CO) (6)](2)(-)(IIa)。通过进一步用Mn(2)(CO)(10)处理,簇IIa可以很容易地转变为新的八面体簇[Se(2)Mn(4)(CO)(12)](2)(-)(IIIa)/ CH(2)Cl(2)/ MeOH溶液中的KOH,以及在甲醇中使用硒粉与Mn(2)(CO)(10)/ KOH的摩尔比为1:1的配合物,也可以生成配合物IIIa。在硫锰系统中,类似物[S(2)Mn(3)(CO)(9)](-)(Ib),[S(8)C(2)Mn(2)(
    DOI:
    10.1021/ic961482b
  • 作为产物:
    描述:
    羰基镁双(三苯基正膦基)氯化铵 、 sulfur 在 KOH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bis(triphenylphosphine)nitrogen(1+)][(μ3-S)2Mn3(CO)9]
    参考文献:
    名称:
    硫桥铁和锰羰基团簇:[(μ-SPh)2Fe2(CO)6]2(μ4-S)和[PPN][(μ3-S)2Mn3(CO)9的合成、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摘要:
    摘要 两个硫桥连羰基簇[(μ-SPh) 2 Fe 2 (CO) 6 ] 2 (μ 4 -S) 1 和[PPN][(μ 3 -S) 2 Mn 3 (CO) 9 ] 2综合用于研究三阶非线性特性。簇 1 由两个双桥联 Fe 2 (CO) 6 碎片组成,这些碎片与扭曲四面体的中心 μ 4 -硫原子键合。每个片段也与来自苯硫酚基团的硫桥连。簇 2 展示了一个 D 3 h 等边三角形框架,其中三个 Mn(CO) 3 单元在顶部被两个 μ 3 -硫原子封端。通过使用 8 ns 脉冲激光的 z 扫描测量,在 532 nm 处观察到簇 1 和簇 2 在 CH 2 Cl 2 溶液中的中等三阶光学非线性吸收和折射效应。三阶非线性光学磁化率 χ (3) 用 1 和 2 的 5.4×10 -13 和 1.2×10 -13 esu 检测到,分别在溶液中。论文中还讨论了簇中的结构-性质关系。
    DOI:
    10.1016/s0022-2860(03)0041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pwise Construction of Manganese–Chromium Carbonyl Chalcogenide Complexes: Synthesis,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作者:Minghuey Shieh、Chia-Yeh Miu、Kuo-Chih Huang、Chung-Feng Lee、Bao-Gun Chen
    DOI:10.1021/ic200885h
    日期:2011.8.15
    obtained. Clusters 2a and 2b were isostructural, and each consisted of an octahedral E2Mn3Cr core, in which each Mn–Mn or Mn–Cr bond of the Mn3Cr plane was semibridged by one carbonyl ligand. Clusters 1a and 1b (with [TMBA] salts) underwent metal core closure to form octahedral clusters 2a and 2b upon treatment with KOH/MeOH at 60 °C. In addition, 1a and 1b were found to undergo cluster expansion to form
    当三角双锥团簇[PPN] [E 2 Mn 3(CO)9 ](E = S,Se)用Cr(CO)6和PPNCl摩尔比为1:1:2或1:1处理时2:2在4 M KOH / MeCN / MeOH溶液中,掺有单Cr(CO)5的HE 2 Mn 3-络合物[PPN] 2 [HE 2 Mn 3 Cr(CO)14 ](E = S,[PPN分别形成] 2 [ 1a ]; Se,[PPN] 2 [ 1b ])。X射线晶体学分析表明1a和1b是同构的,每个都显示E2个Mn 3方形字塔形核,两个基础E原子之一与一个Cr(CO)5基团外部配位,一个Mn-Mn键被一个氢原子桥接。但是,当将[E 2 Mn 3(CO)9 ] -的TMBA +盐与Cr(CO)6以1:1的摩尔比在4 M KOH / MeOH溶液中混合并在60°C回流时, -Cr(CO)3-结合的E 2 Mn 3 Cr八面体簇[TMBA] 3 [E 2 Mn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