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模型计算研究了铜催化的环丙烷化反应的完整催化循环。该研究着重于获得所有催化中间体和过渡态的配体-金属核的准确相对稳定性。铜iminophosphanamide [H 2 P(NH 2)2 κ 2 Ñ ]的Cu作为模型片段中,由于具有配体已被分离或检测到iminophosphanamide 3个铜催化剂的关键中间体。活性中间体d 10 -ML 3的铜(I)卡宾的电子结构研究了它们的类型,以及它们对乙烯和乙烯醇的反应性。所计算的数据的可靠性是通过它们与[实验数据比较确认吨-Bu 2 P(NSiMe 3)2 κ 2 Ñ ]铜烯烃和炔烃络合物,使用相对的配体结合的优势和烯烃的配体旋转障碍。模型复合物的不带电性质使溶剂化伪影最小化,因此使评估缔合和解离配体交换途径成为可能。与重氮烷缔合的烯烃配体交换到κ Ñ,κ ø -diazoalkane复杂,随后分子内重排的κ ç -配合物和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