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6-diisopropylphenylimido)Mo(phenylsilanide)(PMe3)(η3-N(2,6-diisopropylphenyl)SiH2Ph)] | 1297529-0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6-diisopropylphenylimido)Mo(phenylsilanide)(PMe3)(η3-N(2,6-diisopropylphenyl)SiH2Ph)]
英文别名
——
[(2,6-diisopropylphenylimido)Mo(phenylsilanide)(PMe3)(η3-N(2,6-diisopropylphenyl)SiH2Ph)]化学式
CAS
1297529-06-6;1088439-22-8
化学式
C39H57MoN2PSi2
mdl
——
分子量
736.98
InChiKey
DLZYCZALDYNTN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钼的 β-甲硅烷基胺基复合物的催化和化学计量反应性:硅烷复合物的中间体及其在多组分偶联中的应用
    摘要:
    配合物 (ArN=)(2)Mo(PMe(3))(3) (Ar = 2,6-diisopropylphenyl) 与 PhSiH(3) 反应得到 β-agostic NSi-H…M 甲硅烷基复合物 ( ArN=)Mo(SiH(2)Ph)(PMe(3))(η(3)-ArN-SiHPh-H) (3) 作为第一个产物。3在母液中分解成氢化物的混合物,包括配合物{η(3)-SiH(Ph)-N(Ar)-SiHPh-H……}MoH(3)(PMe(3))(3 ) 用 NMR 表征。通过在 N(2) 吹扫下将 (ArN=)(2)Mo(PMe(3))(3) 与 2 当量的 PhSiH(3) 反应并通过多核 NMR、IR 和 X 表征,以制备规模获得化合物 3 -射线衍射。(Ar'N=)(2)Mo(PMe(3))(3) (Ar' = 2,6-二甲基苯基) 与 PhSiH(3) 的类似反应得到非导电性甲硅烷基酰胺衍生物
    DOI:
    10.1021/ja111005r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钼的 β-甲硅烷基胺基复合物的催化和化学计量反应性:硅烷复合物的中间体及其在多组分偶联中的应用
    摘要:
    配合物 (ArN=)(2)Mo(PMe(3))(3) (Ar = 2,6-diisopropylphenyl) 与 PhSiH(3) 反应得到 β-agostic NSi-H…M 甲硅烷基复合物 ( ArN=)Mo(SiH(2)Ph)(PMe(3))(η(3)-ArN-SiHPh-H) (3) 作为第一个产物。3在母液中分解成氢化物的混合物,包括配合物{η(3)-SiH(Ph)-N(Ar)-SiHPh-H……}MoH(3)(PMe(3))(3 ) 用 NMR 表征。通过在 N(2) 吹扫下将 (ArN=)(2)Mo(PMe(3))(3) 与 2 当量的 PhSiH(3) 反应并通过多核 NMR、IR 和 X 表征,以制备规模获得化合物 3 -射线衍射。(Ar'N=)(2)Mo(PMe(3))(3) (Ar' = 2,6-二甲基苯基) 与 PhSiH(3) 的类似反应得到非导电性甲硅烷基酰胺衍生物
    DOI:
    10.1021/ja111005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gostic NSiH⋅⋅⋅Mo Complexes: From Curiosity to Catalysis
    作者:Andrey Y. Khalimon、Razvan Simionescu、Lyudmila G. Kuzmina、Judith A. K. Howard、Georgii I. Nikonov
    DOI:10.1002/anie.200802147
    日期:2008.9.2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