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ferrocenyl[1]silaferrocenophane | 263172-2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ferrocenyl[1]silaferrocenophane
英文别名
——
diferrocenyl[1]silaferrocenophane化学式
CAS
263172-22-1
化学式
C30H26Fe3Si
mdl
——
分子量
582.163
InChiKey
VEHVYPCGVCRMT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ferrocenyl[1]silaferrocenophane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37%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硅上带有两个二茂铁基取代基的新型[1]硅二茂铁芴烷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
    摘要:
    摘要二氯二茂铁基硅烷Fc2SiCl2(4)(Fc =(η-C5H4)Fe(η-C5H5))与二硫代二茂铁fcLi2·TMEDA(fc =(η-C5H4)2Fe,TMEDA = N,N,N,N-四甲基乙二胺)以77%的收率提供了新型三金属[1]硅铁茂铁膜5,fcSiFc2。二茂铁en烷5的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无序现象,但发现该分子具有高度应变的结构,其中二茂铁oph烷的环戊二烯基环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0–22°,通常为应变硅桥联的[1]二茂铁。5中的Fe⋯Fe距离为5.434、5.537和5.687A,并且金属-金属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因为在该物种的循环伏安图中检测到氧化还原耦合。差分脉冲伏安法解析了0、0.22和0处的三个氧化波。相对于二茂铁/二茂铁couple为45V。事实证明,莫斯鲍尔光谱法可用于确认5的结构,因为存在的两个不同的铁环境易于分辨(δ= 0.424(5)mm s-1,d,ΔEq=
    DOI:
    10.1016/s0277-5387(99)00357-5
  • 作为产物:
    描述:
    1,1'-dilithioferrocene 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 、 [(η-C5H4)Fe(η-C5H5)]2SiCl2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77%的产率得到diferrocenyl[1]silaferrocenophane
    参考文献:
    名称:
    硅上带有两个二茂铁基取代基的新型[1]硅二茂铁芴烷的合成,表征和开环聚合
    摘要:
    摘要二氯二茂铁基硅烷Fc2SiCl2(4)(Fc =(η-C5H4)Fe(η-C5H5))与二硫代二茂铁fcLi2·TMEDA(fc =(η-C5H4)2Fe,TMEDA = N,N,N,N-四甲基乙二胺)以77%的收率提供了新型三金属[1]硅铁茂铁膜5,fcSiFc2。二茂铁en烷5的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存在明显的无序现象,但发现该分子具有高度应变的结构,其中二茂铁oph烷的环戊二烯基环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20–22°,通常为应变硅桥联的[1]二茂铁。5中的Fe⋯Fe距离为5.434、5.537和5.687A,并且金属-金属相互作用是明显的,因为在该物种的循环伏安图中检测到氧化还原耦合。差分脉冲伏安法解析了0、0.22和0处的三个氧化波。相对于二茂铁/二茂铁couple为45V。事实证明,莫斯鲍尔光谱法可用于确认5的结构,因为存在的两个不同的铁环境易于分辨(δ= 0.424(5)mm s-1,d,ΔEq=
    DOI:
    10.1016/s0277-5387(99)0035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ng-Opening Protonolysis of Strained Silicon-Containing Rings:  A New Approach to Ions with Silylium Character
    作者:Mark J. MacLachlan、Sara C. Bourke、Alan J. Lough、Ian Manners
    DOI:10.1021/ja993602v
    日期:2000.3.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