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tricarbonyl(hexamethylbenzene)manganese] BF4
[tricarbonyl(hexamethylbenzene)manganese] BF4 | 49564-4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carbonyl(hexamethylbenzene)manganese] BF4
英文别名
[(η6-hexamethylbenzene)Mn(CO)3]BF4
CAS
49564-49-0
化学式
BF
4
*C
15
H
18
MnO
3
mdl
——
分子量
388.049
InChiKey
PVEHXVSVYMTUK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重原子数:
None
可旋转键数:
None
环数:
None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拓扑面积:
None
氢给体数:
None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carbonyl(hexamethylbenzene)manganese] BF4
以
乙腈
为溶剂, 生成
{(η6-C6Me6)manganese dicarbonyl}2
参考文献:
名称:
锰的电化学研究和铼芳烃络合物(C 6 - [R 6)M(CO)3 +(R =甲基,乙基)§
摘要:
(η的降低的电化学研究6 -C 6 - [R 6)M(CO)3 +报道在二氯甲烷或乙腈中,在铂电极上;(M =锰中,Re R = ME等)。锰和rh的C 6 Et 6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表明,该金属具有良好的屏蔽性,可防止亲核攻击。用铼作为金属,化学可逆两电子还原的CV时间尺度观察,得到环滑落(η 4 -C 6 - [R 6)的Re(CO)3 -配合物,可以在室温下通过本体电解直接观察到。用锰,初始单电子还原产物可进行化学反应,得到η 5 -环耦合复合物或能离解CO和二聚化[(C 6 - [R 6)的Mn(CO)2 ] 2或,在低温下,经受第二电子除了η 4 -环-溜产物。二聚反应可以通过固定前体(η来抑制6 -C 6我6)的Mn(CO)3 +在玻璃碳电极上,并在水溶剂中进行CV。不论金属或R取代基如何,第二次电子加成均以非常缓慢的异质电荷转移和E 2 o值为E 1 o正的特征为特征。的(η反应6
DOI:
10.1021/om100350e
作为产物:
描述:
六甲基苯
以82%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RYBINSKAYA, M. I.;KAGANOVICH, V. S.;KUDINOV, A. R., IZV. AN CCCP. CEP. XIM., 1984, N 4, 885-88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Schlom, Peter J.; Morken, Ann M.; Eyman, Darrell P., Organometallics, 1993, vol. 12, # 9, p. 3461 - 3467
作者:
Schlom, Peter J.、Morken, Ann M.、Eyman, Darrell P.、Baenziger, Norman C.、Schauer, Steven J.
DOI:
——
日期:
——
New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anganese and rhenium arenetricarbonyl cations
作者:
M. I. Rybinskaya、V. S. Kaganovich、A. R. Kudinov
DOI:
10.1007/bf00947839
日期:
1984.4
查看更多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ThCl4(dmpa)3)
下一个:8-[[4-(5-Fluoropyridin-3-yl)phenyl]methyl]-4-(oxan-3-yl)-3,4,7,8,10-pentazatricyclo[7.4.0.02,6]trideca-1(9),2,6,10,12-pentaen-5-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