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第一个有机金属锌羟基酰胺 [Zn(RZn)(4)(ONMe2)(6)] (1:R = Me; 2:R = iPr) 和 [Zn(EtZn)(4)(ONEt2)(6)] ( 3) 是通过用 N,N-二烷基羟胺处理从二烷基锌溶液中消除烷烃制备的。1 和 2 的分子结构表明,聚集体结构的细微变化可以产生显着的差异。通过将 MeZn+ 基团与 iPrZn(+) 基团进行简单交换,中央 Zn2+ 核的配位数从四 (1) 增加到六 (2)。这两种簇类型在羟胺和有机金属化学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化合物 1 和 3 采用双桥联的类窗玻璃 Zn5N6O6 核和两个悬空的 NR2 部分,而 iPrZn 物质 2 包含一个八面体骨架,所有供体原子都连接到五个 Zn 核上,并保持与 1 和 3 相同的杂原子组成。全乙基簇 3 的变温 C-13 NMR 实验表明,R2NO-配体在 RZn+ 和 Zn2+ 阳离子之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