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3,4-dibromo-2,5-dimethoxy-7-carboranylmethylbenzo[b]acridin-12(7H)-one
3,4-dibromo-2,5-dimethoxy-7-carboranylmethylbenzo[b]acridin-12(7H)-one | 1616887-6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dibromo-2,5-dimethoxy-7-carboranylmethylbenzo[b]acridin-12(7H)-one
英文别名
——
CAS
1616887-63-8
化学式
C
22
H
25
B
10
Br
2
NO
3
mdl
——
分子量
619.363
InChiKey
DYSQPAKRHYEMK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熔点:
277-278 °C
反应信息
作为产物:
描述:
decaborane 、
3,4-dibromo-2,5-dimethoxy-7-(prop-2-yn-1-yl)benzo[b]acridin-12(7H)-one
以
甲苯
、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45%的产率得到3,4-dibromo-2,5-dimethoxy-7-carboranylmethylbenzo[b]acridin-12(7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碳硼烷基甲基苯并[ b ] ac啶酮作为硼中子俘获治疗的新型药物的合成,表征和生物学评价†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介绍了带有碳硼烷基部分的苯并[ b ] ac啶酮-12(7 H)-的合成和表征,并测试了其作为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剂在癌症治疗中的生物学有效性。通过硼分析(ICP-MS)和荧光成像(共聚焦显微镜)评估了这些新化合物在U87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中的细胞摄取。化合物进入U87细胞后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即在细胞骨架和细胞膜中的优先积累和低细胞毒性活性(IC 50值高于200μM)。葡萄牙研究堆中子辐照后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形态变化(6.6×10 7通过MTT测定和电子显微镜(TEM)评估中子cm -2 s -1,1 MW)。中子照射后表明,BNCT对细胞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作用。用一种化合物处理过的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膜状螺纹的积累与辐射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密切相关。结果为将这些化合物之一视为新一代BNCT药物的主要候选药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DOI:
10.1039/c4ob00644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3,5-di-O-acetyl-2-azido-N-benzyl-1,2,4-trideoxy-1,4-imino-D-xylitol
下一个:ethyl 5-[N'-(chloro-ethoxycarbonyl-methylene)-hydrazine]-3-phenyl-1H-pyrazole-4-carboxylate